-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3、防倾覆装置 防止架体在升降和使用过程中发生倾覆的装置。 导轨 * 14、防坠落装置:防止架体在升降或使用过程中发生意外坠落的装置。 防坠小横杆 防坠装置 * 提升结束后使用钢管卡子固定,注意再次升降时应拆除。 提升结束后使用斜杆支顶,下降时应掰向左侧。 小横杆 * 15、升降机构 控制架体升降运动的动力机构,有电动和液压两种。 * 16、荷载控制系统 能够反映、控制升降机构在工作中所承受荷载的装置。 * 17、悬臂梁 一端固定在附墙支座上,悬挂升降设备或防坠落装置的悬挑钢梁,又称悬吊梁。 * 18、导轨 附着在附墙支承结构或者附着在竖向主框架上,引导脚手架上升和下降的轨道。 * 19、同步控制装置 在架体升降过程中,控制各升降点的升降速度,使各升降点的荷载或高差在设计范围内。 * 3.附墙支座 附墙支座是升降架的附着支承结构,承受并传递升降架的荷载,同时通过其内部设置的防坠落装置,实现意外坠落状况下的卡阻保护功能。集承载、防坠、防倾、导向功能于一身,能较好的适应结构垂直度和预留预埋管误差和较小的偏差等情况。 * 附墙支座由钢材焊接、加工装配而成,导轨主框架的导轨穿插在导轮座内,利用导向滚轮与导轨的滑动配合,约束导轨主框架进行上下运动。通过调整调节螺栓可实现升降架架体与工程结构间距离的调节,调节范围为180±25mm。 * * * * 转换装置 1) 三角铁件 当主体结构外部为 阳台或其它悬挑板, 此处的主框架无法 正常安装在墙或梁 上时,可考虑通过 三角铁件进行转换, 以确保附墙支座的 正常安装。 * 三角铁件应用实例 * 2)垫块 结构外围有200~300mm宽水平装饰檐时,用以将架体与结构的距离适当加宽,确保结构施工和架体升降能顺利进行,有多种型号可选用。 * 3)加高件 当结构外围有宽度300mm~600 mm的空调板或飘窗板时,用以将架体与结构的距离适当加宽,确保结构施工和架体升降能顺利进行,有多种型号可供选用。 * 4. 吊挂件 用于吊挂电动葫芦,采用M30的锚固螺栓与工程结构牢固连接,升降时将架体荷载传递给工程结构的承载件,分为普通吊挂件、加长吊挂件、槽钢吊挂件、小吊挂件几种。 * 普通吊挂件 * 加长吊挂件 * 槽钢吊挂件 *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培训(第一部分:名词解释、架体结构)zxf * 前言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挑、吊、挂脚手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适应高层建筑,特别是超高层建筑施工需要的新型脚手架。 *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优点 1、节约材料:爬架架体搭设不超过五层楼高,根据施工进度逐层升降,比双排脚手架从地面一直搭设到结构顶层,节约大量的钢管、 扣件、脚手板及安全网; 2、施工速度快:悬挑脚手架需要不断安拆,爬架30~40分钟升高一层,可满足结构施工3天一层、装修施工一天2层的防护需要; 3、安全性好:采用多重附着与建筑外墙,设置多重水平防护,操作人员始终处于架体防护范围以内,可有 效防止落物打击和人员坠落。 * 4、节约人工费用:爬架架体搭设好后,只需少量人员就可对架体进行升降,节约大量的人工。 5、节约塔吊台班费用:爬架搭设好后,利用自身升降系统就可对爬架进行升降,节约大量塔吊台班费用。 6、外表较为美观。 * 4、提高工作效率:采用爬架施工,节约工期 ,减少成本支出。 5、爬架一次分摊费用少:爬架作为周转用设备,购买成本低,可多次使用,摊销费用少。 * 一、名词解释 1、附着式升降脚手架 搭设一定高度并附着于工程结构上,依靠自身的升降设备和装置,可随工程结构逐层爬升或下降,具有防倾覆、防坠落装置的外脚手架。 * 2、架体结构 由竖向主框架、 水平支承桁架、 架体构架三部分 组成。 * 4、竖向主框架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 最主要组成部分, 垂直于建筑物外立 面,并与附着支承 结构连接。主要 承受和传递竖向 和水平荷载的竖向 框架。 * 竖向主框架 单片式竖向主框架(较为常见) 空间桁架式竖向主框架 * * * 6、水平支承桁架 宽度与主框架相同, 平行于墙面,高度不宜 小于1.8m,最底层设置 脚手板,与建筑物之间 宜设置可翻转的密封 翻版,板下用安全网 兜底。主要承受架体 竖向荷载,并将竖向荷载 传递至竖向主框架的 水平支承结构。 * 7、架体构架 在相邻两主框架之间和 水平支承桁架之上的架体。 1、立杆:设置在水平支承 桁架的节点上; 2、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 3、剪刀撑:连续设置,水平 夹角45°~60°,与立杆或横 向水平杆伸出端扣紧。 4、密目网:2000目/100cm2 5、作业层设1.2m防护栏和 18cm高挡脚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