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 医 健 康 知 识 讲 座
地点:文家卫生院会议室
主讲人:杨福初
中医学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
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
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
得出病名,归纳出证型,以辨证论治原则,制定 “汗、吐、下、和、温、清、
补、消 ”等治法,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
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中医治疗的积极面在于希望可以
协助恢复人体的阴阳平衡,而消极面则是希望当必须使用药物来减缓疾病
的恶化时,还能兼顾生命与生活的品质。此外,中医学的最终目标并不仅
止于治病,更进一步是帮助人类达到如同在《黄帝内经》中所提出的四种
典范人物,即真人、至人、圣人、贤人的境界。
一、 病例分析
1、高血压
高血压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随着病情
的发展,可影响心、脑、肾等重要脏器,也是引起其他心血管疾病最常见、最主
要的因素。 我国的患病率低于国外, 约为 3%~ 10%,近年来有逐步上升的趋势。
迄今为止,现代西医学关于其发病机制有多种学说,意见尚未趋于一致。 鉴于传
统降压药对血液、生化、 脂类代谢及心理行为尚存在程度不等的副作用, 探索中
医药治疗高血压是一项很有价值的工作。
【治疗验方】
(1)降压方
组成:生石决 30 克,罗布麻叶 30 克,豨莶草 30 克,白芍 10 克,益母草
10 克,汉防己 10 克,桑寄生 15 克,丹参 15 克。
加减:头痛项强加葛根、藁本;面红目赤、便秘加黄芩、大黄;腰痛楚、夜
尿多加川断、益智仁、黄精;心悸、脉结代加炙甘草、桂枝、大枣、阿胶;胸闷、
心前区前痛加全瓜蒌、郁金、失笑散、延胡;血脂高加山楂、泽泻、茵陈、制首
乌、决明子。
用法:每日 1 剂,水煎服,早晚各一次。
(2 )活血潜降汤
组成:川牛膝 20 克,钩藤 30 克,丹参 20 克,益母草 10 克,桑寄生 15 克,
地龙 10 克,川贝母 6 克,生地 10 克,山药 10 克,泽泻 20 克,甘杞子 10 克,
制附子 3 克,茶叶适量。
加减:失眠加夜交藤、炒枣仁;心悸气短加五味子、明党参;神疲乏力加焦
自术、黄芪;腰酸肢冷者川牛膝改怀牛膝,附子增至 10 克,加杜仲;舌麻肢麻
加全蝎、白僵蚕;半身不遂加川芎、黄芪;动脉硬化加首乌、草决明;血脂及胆
固醇高加山楂;纳差加山楂或莱菔子。
用法:每日 1 剂,水煎服。
2、糖尿病
糖尿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而引起的以糖代谢紊乱为主的全身
性疾病。本病的典型临床表现为多饮、多尿、多食,此外可伴见皮肤瘙痒,易生
痈疖等。 实验室检查以高血糖、 糖尿、 葡萄糖耐量降低及胰岛素释放试验异常为
特征。长期发展可影响脏器的功能而引起多种并发症。统计资料表明,我国每年
新增糖尿病患者达 100 万~ 200 万人,其发病率已超过人群的 2 %~4%,其中以
老年人发病率较高。
糖尿病属中医 “消渴 ”病的范畴。中医认为引起本病的原因主要有素体阴虚,饮食不节,
或情志失调,劳欲过度等,以致肺燥胃热,肾阴亏损发为消渴。临床根据症状辨证分为燥火
伤肺、胃燥津伤、肝肾阴虚、阴阳两虚等证型。
【治疗验方】
1)阴虚燥热:
治法:养阴清热。
方药:消渴方加味。 方中重用花粉以生津止渴; 配以黄连清心降火; 生地,藕汁,
人乳汁,百合养阴润燥增液;姜汁佐以和胃防苦寒伤胃。
如口干甚者加麦冬, 葛根各 10g ;津伤便秘者加决明子 30g ;燥热便结加大黄 3~
6g 。
(2)气阴两虚:
治法:益气养阴。
方药:生脉饮加味。方中人参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