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枯鉴(完整版).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荣枯鉴 《荣枯鉴》由五代宰相冯道写成,他是中国大规模官刻儒家经籍的创始人。 历仕后唐、后晋、契丹、后汉、后周四朝十君,拜相二十余年,人称官一场 “不 倒翁 ”。好学能文,主持校定了《九经》文字,雕版印书,世称 “五代蓝本 ”,为 我国官府正式刻印书籍之始。 冯道( 882~954 ),字可道,自号长乐老人;汉族,五代瀛州景城(今河 北一交一 河东北)人。其祖上有时务农,有时教书,地位都很低,但冯道却从 小受家庭的影响,酷爱读书,文章也很有水平。他沉稳忠厚,不挑剔吃穿,只 知读书,书虫冯道在本地出了名,占据幽州的刘守光慕名将他召去做了幕僚。 当时刘守光不但想扩充地盘,还想称帝,冯道多次劝阻,惹得刘守光一怒之下 将他打入大牢,幸好朋友相救,这才脱险。也许这次事件使冯道开始变得谨慎 起来,也变得圆滑了许多。 刘守光被李存勖俘虏杀死后,投河东监军张承业作巡官,张承业很欣赏他 的文章,将他保举给了李存勖任河东节度府掌书记。李存勖称帝(后唐庄宗) 后,先升为郎中、翰林学士,灭了后梁又授户部侍郎。不久冯道父亲去世,按 封建法律规定,要暂时辞官回乡守孝。服孝期间,家乡闹饥荒,冯道在家乡并 没有摆官架,而是亲自下地劳动,也上山砍柴,并将自己家里的财物全部拿出 来周济乡亲。守孝期满后回到京城,这时的皇帝已经是后李嗣源(后唐明宗), 李嗣源对他的为人也很赞赏,认为他当初在家守孝时不端官架是真士大夫。因 为李嗣源的赏识,不久冯道便被升为宰相,他也找机会向李嗣源进谏。李嗣源 死后,由李从厚(后唐愍帝)继位时仍然是宰相。当李从厚出奔卫州(今河南 汲县)时,李从珂(后唐末帝)起兵夺得帝位后冯道率百官迎接,仍然被任命 为宰相,后虽一度出为同州(今陕西大荔)节度使,一年后又任司空,朝议令 掌祭祀时扫地的职事。 不久,石敬瑭(后晋高祖)勾结契丹灭了后唐,为稳定政局,又让冯道当 宰相。出使去契丹顺利归来后,受到石敬瑭的进一步重用,后晋不设枢密使后, 将其职权归入了中书省,由他任中书门下平章事,加司徒,兼侍中,封鲁国公, 政务不管大小都问他如何处理。石敬瑭死后,石重贵(后晋出帝)继位,他仍 为宰相,且加太尉,封燕国公。后出任匡国军(治同州)节度使,又徙镇威胜 (治一邓一 州,今河南一邓一 县)。石重贵在景延广等人的支持下和契丹开 战,大战了三次,最后终因杜重威投降而无兵可调,后晋灭亡,石重贵等也被 迫流亡契丹。耶律德光(辽主)任命他为太傅,耶律德光北撤时也一直随从到 了常山。 后晋开运四年(公元 947 年)在刘知远(后汉高祖)看准时机于太原称帝, 建立了后汉政权。在位不满一年便去世了,其子刘承佑(后汉隐帝)继位,在 后汉冯道仍然被授予太师,生活得自一由 又自。由于朝廷激烈的内争,邺都留 守郭威和侍卫步军都指挥使王殷等举兵攻入开封,隐帝刘承佑被杀,后汉灭亡, 郭威(后周太祖)在开封称帝,仍重用冯道出任宰相。郭威病死,由郭威的内 侄和养子柴荣(后周世宗)继位。冯道因反对且讥讽世宗柴荣亲征攻打北汉, 惹恼了世宗柴荣,让他负责修郭威的陵墓,当了个没有什么实权的山陵使,陵 墓修好后,冯道就病逝了,终年七十三岁。 圆通 卷一 原文:善恶有名,智者不拘也;天理有常,明者不弃也 【译文】善和恶各自有其内涵,有智慧的人绝对不会因此被束缚;天下事物变 化都有自然规律,聪明的人不会去违背。 原文:道之靡通,易者无虞也 【译文】道理的阻碍与通畅,顺应变化的人根本也不关心这些。 原文:惜名者伤其名,惜身者全其身;名利无咎,逐之非罪,过乃人也 【译文】珍惜名誉的人反而最容易损害他的名誉,爱惜自己身体的人得以保全 他的身体;名誉和利益本身并没有坏处,追逐这些也不能算是什么罪过,有过 错的是因为人获得后目的不同。 原文:君子非贵,小人非贱,贵贱莫以名世;君子无得,小人无失,得失无由 心也 【译文】君子不会自认为尊贵,小人不会自认为下贱,尊贵或低贱这些虚名不 足以称道于世;君子不一定能得到,小人也不一定会失去,得到和失去跟思想 境界其实毫无关系。 原文:名者皆虚,利者惑人,人所难拒哉 【译文】名誉都是虚的,利益能诱一惑人

文档评论(0)

5566www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22115144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