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质剖面的实测与成图方法 ;一、实测地层剖面的目的与要求
二、实测地层剖面的选线原则
三、实测地质剖面的一般程序和工作方法
四、数据整理与剖面图的制图
五、实测地层柱状图的制作;1、实测地质剖面:
实测地质剖面就是沿选定的野外地质观察路线逐尺测量、观察并真实客观地描述地质体和地质现象,最后将结果通过过剖面图的方式绘制、体现出来的过程。;2、实测地质剖面的目的与要求;1)剖面方向尽量垂直走向(60-90度);
2)地层出露齐全,具有代表性;
可以选择多段剖面,每个时代至少有1个剖面;
3)构造简单,尽量绕过褶皱,断层发育的地段,因为他们往往造成地层的重复与缺失;
4)露头良好,连续,接触关系清楚;
5)尽可能地化石丰富;
6)剖面线尽量少拐弯,否则增大测量的累积误差;
7)剖面通视,穿越条件好。;三、实测地质剖面的一般程序和工作方法;表1 实测地质剖面人员分工简表;4) 准备好测制剖面用的工具、材料。为了保证实测地质剖面工作的顺利进行,对剖面测制过程中所需的有关资料、工具、材料,按人员分工分别准备和携带,以便到野外就能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各组一般应配备地形图1幅,地质罗盘2个,地质锤2把,测绳(皮尺)1条,钢卷尺1个,记录本2~3本,三角板1付,半圆仪1个,图板或讲义夹1个,绘图纸(方格纸)3~5张,实测剖面记录表5~10张,铅笔3支,胶布1卷,标本签1本。 ;(二)地质剖面的测制方法和内容;1、导线布设原则 ;2、测制方法 ;0;1.导线号:
以剖面起点为0,第一导线终点为1,表内记为0—1;第二导线为1—2,依此类推。;导线长(L):
每一导线的长度;导线方位:
指前进方向的方位角, 前后测手平均。;坡角:
各测段首尾之间地面的坡角,以导线前进方向为准,仰角为正,俯角为负。前后测手平均.;分层号:
从剖面起点开始按划分的地层单位顺次编号,如第1层用代号①表示,依此类推。;分层斜距:
分层在导线上的长度。在同一导线上各分层斜距之和等于该导线的总长度。;岩层产状:
倾向和倾角,测量产状的位置(如”2m”)记录在倾向数字的右上角。;3、剖面测制内容与记录格式;5)坡度角:导线经过地段的地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称该地段的坡度角。它以导线的前进方向为准,仰角为正,俯角为负。
6)地层产状位置斜距(包括断层):地层产状测量点据该导线起点处的地表长度。
7)分层号。从剖面起点开始,对实测各岩层的分层由1开始顺序编号。注意:如果某一分层在前一条导线中已经测过一部分并编了分层号,第二条导线中续测部分不再另编新号。
8) 对“实测地层剖面记录表”中所列的 1、2、3、5、8、9、10、12、13、15、16、17、18、19诸项的填写,必须在测量过程中逐项填入表内,不得有误或任意涂改。表中其他内容通过计算、换算获得。;实测及记录总结;分层号:如第1层用代号①表示,依此类推。
分层斜距(L):分层在导线上的长度。
岩层产状:产状及位置(如“2m” ,记录在产状附近)。
标本和样品的编号和位置:标本B001;照片D001。
岩性描述:简明,如灰色薄层状灰岩(由分层员报读)。;9)地质记录。除了填写“实测地层剖面记录表”外,还应将剖面观察内容,按导线距和分层号在野外记录本上进行详细记录。此外,在现场要绘出剖面草图和信手剖面图。应按实地地形的起伏勾绘剖面草图上的地形线,并在其上方标绘出重要地物的位置,如道路、河谷、山梁、陡坎、独立的树木、房屋等的位置。以便室内做实测剖面图时参考。 ;坡度明显变化处
尽可能在分层界线处; 野外剖面实测结束后,应及时进行室内资料整理及样品的处理,包括:对各项实测数据进行整理计算;剖面地质资料的进一步整理、研究;绘制实测剖面图,划分地层单位及填图单位。
1)实测剖面各项数据的换算
①平距(D)计算。包括导线平距、分层位置平距、岩层产状测量位置平距和采样位置平距等)计算:
D=L.cosβ? (L-斜距,β-坡角,下同)
②导线高差(H)及累计高差的计算:
H=L.sinβ;
累计高差是将各导线高差逐一累计相加而得。;③换算导线方位与岩层走向之夹角(γ):
γ=导线方位角-岩层走向方位角
④岩层真厚度(h)计算:计算法采用的计算公式如下:
h(地层真厚度)=L(sinα·cosβ·sinγ±cosγ·sinβ)
式中: L-导线斜距;α-地层真倾角;β-导线方向上地面坡度角;γ-导线与岩层走向夹角。岩层倾向与地形坡向相反时用+,反之用- 。 ;10;导线方向与岩层倾向夹角:γ=A(倾向)-B(导线方位)
厚度:指每一分层“在各导线上”的厚度,计算公式见野簿后
分层厚度:某层的总厚度(有的跨多条导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大数据背景下反保险欺诈(含动画)》.ppt
- 《大数据驱动的区域卫生平台建设方案》.ppt
- 《大气科学概论-第四讲(热带气旋)》.ppt
- 《大气质量动态监测大数据平台介绍》.ppt
- 《大润发市场营销策划》.ppt
- 《大班 制作摘柿子的工具》.ppt
- 《大班安全交通安全伴我行》.ppt
- 《大班数学 按规律排序》.ppt
- 《大班数学绘本:蜘蛛和糖果店》.ppt
- 《大班数学:一周有七天》.ppt
- 2025年河南省平顶山市汝州市高三英才班下学期物理限时训练试题.docx
- 2024年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附答案.docx
- 2025年河南省平顶山市湛河区高三一模物理试卷及答案.docx
- 2025年河南省平顶山市汝州市高三二模物理试卷及答案.docx
- 2024年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考试题库推荐.docx
- 2024年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考试题库及答案1套.docx
- 2024年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必考题.docx
- 2024年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单招综合素质考试题库最新.docx
- 2025年河南省平顶山市汝州市高三下学期考前物理适应性演练(二)试题.docx
- 2024年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单招综合素质考试题库附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