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继承发展古代希腊罗马的艺术形式,以宗教和神话为主题,表现人性的光辉追求:准确、完美、细致、和谐“绘画不是技巧,技巧不能构成画家。” “拿调色板的不一定是画家,拿调色板的手必须服从头脑”。 ——法国 大卫 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设想他们所属时代的精神和风俗概况。某种艺术是和某种时代精神同时出现,同时消亡的。 ——法国艺术评论家丹纳美术的辉煌课标:欣赏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 了解这些美 术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艺术价值。列举19世纪以来主要美术流派、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 美术流派背景特点代表新古典主义(18世纪末19世纪初)浪漫主义(19世纪早期)现实主义(19世纪中期)印象画派(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初)现代主义(20世纪)法国画家 大卫(1748-1825) 马拉之死 拿破仑跨越阿尔卑斯山拿破仑加冕泉安格尔(1780—1864)法国·安格尔:《泉》——人体美与古典美完美结合的名作。安格尔(1780—1867),16岁师从大卫。安格尔笔下的这个少女纯洁,典雅,恬静,健康,美丽,充满生命的活力和青春的朝气。头顶上的绿叶,脚下明净如鉴的潭泉,幽静的山都增加了这幅画的意境。《泉》使人联想到山泉,联想到生命的源泉,联想到少女的纯洁……《泉》把古典美和女性人体美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出色地表现了少女的天真的青春活力。一、新古典主义(18世纪末19世纪初)1、背景: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法国社会剧烈动荡,渴望英雄、呼唤英雄,资产阶级对古代希腊罗马英雄主义精神狂热追求。2、特点:3、代表作:法国:大卫《马拉之死》《拿破仑加冕》;安格尔《泉》。注重理性,歌颂英雄二、浪漫主义(19世纪早期)1、背景: 拿破仑统治结束后,人们对启蒙思想家推崇的“理性王国” 感到失望,寻求新的精神寄托。 2、特点: 3、代表作: 法国: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导人民》。注重感性,手法夸张西班牙 戈雅《1808年5月3日夜枪杀马德里市民》法国 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导人民》三、现实主义绘画(19世纪中期) 内容:关注社会现实 俄国 列宾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19世纪中期:现实主义绘画 内容:关注社会现实 法国 米勒 《拾穗者》19世纪中期:现实主义绘画 内容:关注社会现实 播种者法国 米勒《晚祷》雨果:从这幅画中看到对人民创造力量的赞美 荷兰画家梵.高:在米勒的作品中,现实的形象同时具有象征的意义。 三、现实主义(19世纪中期) 1、背景: 资本主义的黑暗使人民对社会现实产生了不满和苦闷情绪。 2、特点: 3、代表作: 法国:米勒《拾穗者》;俄国: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注重表现社会现实。四、印象画派(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初) 1、背景: 19世纪后半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一批青年画家以“不关心主题思想”为宗旨,反抗保守陈腐的主题思想。2、特点:3、代表作: (1)早期印象派法国:莫奈《日出·印象》(2)后期印象派荷兰:梵高《向日葵》(“扑向太阳的画家”);法国:塞尚“现代绘画之父”。前期:注重光色,瞬间印象;后期:形式夸张、色彩明快。四、印象派绘画1、早期印象派:19世纪后半期社会进步,科技发达(光学领域新成就)法国 莫奈 《日出 印象》“颜色是物体反射出来的光线”四、印象派绘画1、早期印象派:19世纪后半期 特点:反抗保守的主题思想; 强调光与色之下的世界万物的“瞬间印象”四、印象派绘画2、后期印象派:19世纪末—20世纪初荷兰 凡高(1853—1890)荷兰 凡高荷兰 凡高鸢尾花荷兰 凡高《夜晚的咖啡馆》《星夜》1887自画像兰 凡高 他的作品极具个性,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 他不满足于只是理性的 “模仿事物的外部形象”,而要借助绘画 “表达艺术家的主观见解和情感,使作品具有个性和独特的风格” 所以, 梵高是用心灵作画的大师。 凡高 :“扑向太阳的画家”1、强烈主张个性的抒发2、线条粗犷、形式夸张、色彩明快、装饰性强四、印象派绘画2、后期印象派: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 塞尚 现代绘画之父色彩反差强烈,立体感强 《静物》塞尚《埃斯泰克的海湾》五、现代主义(20世纪)1、背景:(1)两次大战,心灵创伤;(2)工业化加剧了人们的紧张感;(3)科技发展拓展艺术家视野。2、特点: 采用夸张、变形和抽象的表现方法。3、代表作: 西班牙:毕加索《格尔尼卡》。 注重自我,反叛传统西班牙 毕加索 (1881—1973)《毕加索自画像》《阿威农少女》五、现代主义美术(20世纪)西班牙 毕加索《格尔尼卡》五、现代主义美术(20世纪)西班牙 达利 (1881—1973)《永恒的记忆》五、现代主义美术(20世纪)西班牙 达利 《带伞的缝纫机》五、现代主义美术(20世纪)法国 马蒂斯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