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身边的正能量演讲.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篇一:采写身边人 传递正能量   “好记者讲好故事”演讲稿   报道身边人 传递正能量   (定稿)   他叫朱礼勇,来自灌云县新闻中心,“报道身边人,传递正能量”是他的职业追求。近年来,他采写了数百篇家乡人的故事,经他报道的农民统计员仇安田被评为“江苏省最美统计人”;农村妇女王兴平入选“中国好人”榜;青年农民李华前荣获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县检察院干警胡展被评为第二届“江苏十佳女检察官”;小学教师王英先后获得了“江苏省首届十佳师德模范”,“全国教育系统职业道德建设标兵”等荣誉称号,中央电视台以“善行2014——王妈妈的大家”为题,对王英的事迹作了专题报道。今天,他将讲述自己采写身边平凡人的故事,与大家分享。   大家好!   我是灌云报社记者。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我参与采写了天南地北灌云人的故事,从中收获着真情、收获着感动,也收获着鞭策我努力工作、好好做人的正能量。 我县有个小学教师王英,从一名临时代课教师成长为全国教育系统职业道德建设标兵。她曾在教学环境非常艰苦,教学条件十分简陋的的“水上木船学校”一干就是16个春秋。这里的学生都是渔民的孩子,90%是留守儿童。16年间,她每年都要从自己微薄的工资里拿出一些钱为学生买衣服、买奖品;每遇阴雨雪天,她家的餐桌上就多了几个甚至十几个学生吃饭是经常的事;每逢节假日,她通过走亲访友收集旧衣服1万多件发给学生穿。为了学生,她唯一的儿子被车   辆撞伤过、被开水烫伤过;她的婆婆经常当着她的面训斥她的丈夫:你看看,你的家还像个家吗?你们的日子还能过下去吗?王英明白婆婆的话意,就是要求她们离婚。   在采访时王英含着泪水说, 2010年,我县成立了孤儿集中供养中心现为益海学校,她成了这所学校86名孤儿的妈妈,常年与孩子们同吃同住。去年底,她的二姐病危住进了市医院做手术,就在那期间,学校有5个孩子生病了,她认为姐姐有家人照顾,应该不会有事的,等学生病好了再去看望,可几天后王英来到市医院时,姐姐已经永远闭上了眼睛,躺在阴暗潮湿的太平间里。王英拉着姐姐冰冷的手伤心地哭喊着:“二姐,我来迟了,妹妹对不住你呀”。哭了好长时间也没人劝阻她,投来的却是亲友责备的目光。面对姐姐的遗体,她只能用亲情不能影响工作来祈求姐姐的原谅。   她的事迹被我报道后,引起社会强烈反响,中国工人报、中国教育报、扬子晚报、人民网、新华网等媒体多次宣传她的事迹。2009年她被评为江苏省首届师德模范,并参与全省师德报告会巡回演讲;2014年底,中央电视台以《善行2014——王妈妈的大家》为题,对她的事迹作了专题报道。   我常想,身边还有很多像王英这样的人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奉献着,作为记者不去深入采访,他们的事迹、他们的故事、他们的精神,能有几人知晓?   两年前,正值仲夏,曾在我县工作的老党员张九如去世,享年104岁。离休后他一直住在灌南县官庄村,凡是了解他的人都称赞他是焦裕禄式的好干部。为了采写张老的事迹,我用了一周时间冒着酷热的天气,在灌云、灌南两地采访了十几位知情老人,张老的事迹深深地震撼着我的灵魂。在此,我不讲张老在枪林弹雨中的传奇故事,只想说说几件小事。   张老有三个儿子年轻时都有文化,曾被县领导安排在机关单位工作,都被他撵回家去。二儿子张怀锦已在乡里任职青年干事好长时间了,张老却多次做二儿子工作:“你必须回家做农民,全国八亿农民都往机关跑,地谁种?难道要人民去喝西北风啊?你父亲是是党员、是干部,党员干部不能搞特殊。”在张老再三劝导下,二儿子只好辞职回家。时隔不久,县林业站长看好二儿子聪明能干,就把他安排在站做点事。张老知道后就找站长谈道理,一直到第三次,他发火了:“这是我第三次找你,事不过三,你必须让小二子回家种地,否则,我俩断绝交情是小事,我还要告发你公权私用。”就这样,二儿子又一次失去了工作的机会。   在那个年代,单位职工年年推选他调工资,可是他都把调资的机会让给别人。有一年,单位会计如实上报实情,相关部门就为他调了一级工资。张老知道后,要求单位会计把   这调资的钱收起来,几年过后,他竟然用这些钱为家乡生产队买了两头小水牛,用于发展农业生产。   在张老安葬第二天,我专程到灌南县官庄村采访,几位老邻居含着泪花说,张老是个好人啊。他平时生病挂水,都是自己掏钱,医院收据随手撕掉,离休几十年都是这样,从未报销过一分钱的医药费,每年光医药费就为政府至少节约3万元。   采访之余,我对张老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我认为,以公为道,方能恩泽;以贤为范,方可养德。张老就是廉洁奉公的一面镜子,就是我们学会做人做事的一把标尺。   采访像张老这样的好人,作为一线记者,无论多苦多累都很值得。这一点我深有体会:2013年春,我得了出血热疾病,连

文档评论(0)

tangzhaoxu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