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期末考试试卷(B).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学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B) 注意:所有题的答案全部答到最后一页 姓名 班级 学号 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个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1 、《秋水》在说理时采用了什么形式( ) A 、比喻形式 B、寓言形式 C、对比形式 D 、拟人形式 2 、以下哪篇文章是一篇著名的史论( ) A 、《寡人之于国也》 B、《答李翊书 》 C、《答司马谏议书》 D 、《五代史伶官传序》 3 、《诗经》里保存民歌最多的是( ) A 、《小雅》 B、《大雅》 C、《国风》 D 、《周颂》 、下列诗篇中,用对比方法刻画人物的是: A 、《国殇》 B、《氓》 C、《杜陵叟》 D 、《兵车行》 5 、《前赤壁赋》是一篇( ) A 、骚体赋 B、文赋 C、骈赋 D、抒情小赋 6 、不是鲁迅小说《风波》里的人物的是( ) A 、赵七爷 B、赵太爷 C、七斤 D 、九斤老太 7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出自( ) A 、《庄子》 B、《老子》 C、《论语》 D 、《汉书》 8 、《爱尔克的灯光》一文中的“故居大门里微弱的灯光”象征着( ) A 、希望破灭的人生悲剧 B、对新的生活理想的追求 C、对过去生活的怀念 D 、旧 家庭和旧礼教的败落与瓦解 9 、“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采用的修辞手法是( ) A 、排比 B、对偶 C、夸张 D 、比喻 10 、词风以豪放悲壮为主, “有不可一世之概”的是 A 、陆游 B、辛弃疾 C、张养浩 D 、苏轼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五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1 、以下属于庄子思想的是( ) A 、主张:“无为” B、要顺应自然 C、 认为一切都是相对的 D、应积极同统治者合作 E、应积极为社会服务 2 、爱尔克灯光的含义是( ) A 、讴歌姐弟之间的深厚情谊 B、象征生活的悲剧 C、表现希望的破灭 D、怀念死去的姐姐 3 、下列各句中的“当”作“判处”解释的有( ) 汉法,博望侯留迟后期,当死,赎为庶人 B、且臣结发与匈奴战,今乃一得当单于 C、吏当广所失亡多,无虏所生得,当斩 D、甚善,名我固当 E、该当何罪 4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表现了作者( ) 、盼春花秋月的到来 B、嫌春花秋月的存在 C、怕春花秋月去得太早 D、恨没完没了的春花秋月 5 、苏轼在《前赤壁赋》中,把景物描写和抒情、说理紧密结合。所描写的景物有( ) A、清风 C、江水  B、明月 D、绿树 三、填空题:( 6  小题,每空  1 分,共  6 分) 1 、夫祸患常积于 ,而智勇多困于 。 2 、庄子和老子合称 ,同属于 学派。 3 、春且住!见说道、 。 4 、问君能有几多悉,  。 四、翻译题:(共  4 小题,每题  1 分,共  4 分。将画线部分翻译成现代汉语。  )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此所谓“籍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五、阅读分析(共 3 小题,每题 10 分,共 30 分) 、阅读《谏逐客书》的一段文章: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 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 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向西,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请回答: 这段话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这段话总体上采用什么论证方法? (3 )这段话采用什么了修辞方法? 2 、阅读《声声慢》 :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本词的 主旨是什么? 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晚年怎样的心情? 这首词通过哪些景物描写,来渲染感情的? 这首词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阅读《风波》中的一段文章: 现在的七斤,是七斤嫂和村人又都早给他相当的尊敬,相当的待遇了。 到夏天,他们仍旧在自家门口的土场上吃饭; 大家见了, 都笑嘻嘻的招呼。九斤老太早已做过八十大寿,仍然不平而且健康。六斤的双丫角,已经变成一支大辫子了;伊虽然新近裹脚,却还能帮同七斤嫂做事,捧着十八个铜钉 的饭碗,在土场上一瘸一拐的往来。请回答: 1 )概括这个结尾的大意。 2 )六斤“新近裹脚”和“在土 场上一瘸一拐的往来”的描写有什么象征意义? 3 )“十八个铜钉的饭碗”有什么象征意义? 4 )作者主要用什么方法来描写六斤?六、写作:( 40 分) 以“生活的意义”为题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 800

文档评论(0)

明若晓溪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