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硬膜下血肿合并硬膜外血肿护理查房!.ppt

急性硬膜下血肿合并硬膜外血肿护理查房!.ppt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急性硬膜下血肿合并硬膜外血肿的护理查房 一、慢性硬膜下血肿定义、临床表现 慢性硬膜下血肿是指颅内出血血液积聚于硬脑膜下腔 伤后三周以上出现症状者。目前对于血肿的出血来源和发病 机理尚无统一的认识其发生率约占颅内血肿的10%,血肿 常发生于额顶颞半球凸面,积血量可达100—300ML 主要表现为慢性颅内压增高,神经功能障碍及精神症状,多 数病人有头疼、乏力、智力下降、轻度偏瘫及眼底水肿,偶 有癫痫或卒中样发作。老年人则以痴呆、精神异常和锥体束 体征阳性为多。 临床表现: 1、颅内压增高症状:头痛、呕吐、视神经乳 头水肿。婴幼儿常有惊厥 、呕吐、喂饲困难 ,前囟膨隆和头围增大等。 2、精神障碍;痴呆、淡漠、记忆力下降、定 向力障碍和智力迟钝等。 3、局源性脑症状:偏瘫、麻木、失语和局灶 性癫痫等。 硬膜下血肿定义 硬膜外血肿位于颅骨内板与硬脑膜之间的血肿,好发于幕上半球凸面,约占外伤性颅内血肿30%。 临床表现 1、意识障碍 :病人受伤后的意识改变有以下5种类型。①伤后一直清醒; ②伤后一直昏迷 ③伤后清醒随即昏迷;④伤后昏迷随即清醒;⑤伤后昏迷,有一中间清醒期,随即又昏迷。 2、神经系统症状 患侧瞳孔散大、对侧肢体瘫痪等典型征象 3、颅内压增高:随着血肿的体积增大,病人常有头痛、呕吐加剧,出现库欣反应。如颅内压持续增高,则引起脑疝,造成严重后果。 二、基本资料: 34床 XXX 男 32岁 诊断:一、开放性颅脑损伤(重):1、脑挫伤,2、蛛网膜下腔出血,3、创伤性硬膜下出血,4、创伤性硬膜外出血,5、多发性颅骨骨折伴颅内积气 二、胸部损伤:1、两肺挫伤,2、右侧液气胸,3、肋骨骨折 三:锁骨骨折 现病史:患者因被发现车祸躺地半小时入院 入院查体:T:36.0 ;P:112次/分;R:22次/分;BP:112、81mmHg.意识浅昏迷,GLS,左瞳,3mm,光反射灵敏;右瞳,5mm,光反射消失,颜面部肿胀,局部皮肤挫伤,双肺呼吸音粗,双鼻腔可见出血,左外耳道可见活动性出血,四肢肌力正常 CT示:右额颞部多发硬膜外血肿,右额颞骨折伴颅内少量积液,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两侧上颌骨、右侧颧弓、右侧眼眶壁多发性骨折,两肺挫伤,右侧气胸,肋骨骨折,锁骨骨折 病史 辅助检查: 术前准备: 1.禁食 2.查血常规、生化、凝血、输血前检查、血型 3.头颅CT检查 4.查心电图 5.备皮 三、手术及术后简介: 手术时间:2014年1月17日 手术方式:钻孔引流术 麻醉方式:全麻 术后处理措施:术后带回气管插管、硬膜外引流管一根右侧胸腔闭式引流管一根,安返病房后接呼吸及辅助呼吸,予止血,补液等治疗,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保持引流管通畅,记录引流量及性状 手术: 术后: 1.18 患者试脱机,氧气3L/min吸入,生命体征平稳 1.19 患者头部硬膜下引流管引流出少许液体,予拔出硬膜下引流管,病房行气管切开术,气管切开处接氧气3L/min吸入 1.22 予置胃管一根,鼻饲流质饮食 四、护理问题与诊断 P1:有脑疝形成的危险 P2:体温过高 P3:低效型呼吸形态 P4:活动无耐力 P5: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P6:皮肤受损的危险 P7:有感染的可能 P8:有再出血的可能 P1:有脑疝的危险——与水肿压迫脑组织有关 I1: 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神志瞳孔的变化。 2.安置舒适的体位,保持病房安静舒适。 3.根据医嘱予脱水剂的使用,并观察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 4.如果出现颅高压征象时及时通知医生,并做好各准备工作。 5.有出现呕吐时及时将头转向一边,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 O1:患者生命体征正常,无颅内高压出现。 P2:体温过高 I2 1、予实时监测体温 2、T=38.5℃时按医嘱正确用药,使用降温药物 3、37,.5℃=T=38.5℃时予予一般物理降温,温水擦浴,松开盖被等 4、患者高营养易消化食物,鼻饲温开水 O2:患者体温波动在36℃-38.6℃之间 P4:活动无耐力 I4: 1、评估个体对活动的反应: 2、对于长期卧床病人,在床上进行被动的肢体活动,一日三次,以保证肌肉张力和关节活动范围。 3、加强基础护理 O4:患者活动无耐力 P3:低效型呼吸形态 I3 1、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日通风2次,每次15~20分钟,并注 意保暖。 2、 保持室温在18~22℃,湿度在50%~60%。 3、 排痰前可协助病人翻身、拍背,拍背时要由下向上,由外 向内。 4、 必要时吸痰,及时清除分泌

文档评论(0)

178****444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