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金空调安装工艺.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 .专业资料. 一.冷媒配管的安装 ??1.冷媒配管施工三原则:干燥、清洁、气密性 ??2.作业顺序: ? ???安装室内机→决定配管尺寸→临时安装管道→氮气置换→钎焊→吹净→气密实验→真空干燥 ??3.冷媒管的管材选择(大金的要求) 注意事项: ⑴ 冷媒管过薄易引起管道破裂(管内压力大),且在弯管时易造成折皱。 ⑵ 长配管可以选用盘铜管(φ19.1以下使用盘管,φ19.1以上使用直管),尽可能减少焊接的地方。具体视市场情况而定。 ⑶ 分支接头、分支端管应该放在可以打开检修的吊顶夹层内。 4.冷媒配管的养护 ⑴ 管子送到现场,无论直管还是盘管,均要注意不要变形、折弯,两端口必须加盖盖子。 ⑵ 配管安装连接时,如不能及时与室内外机相连,必须进行封口。(建议使用焊封法,不要使用捆扎法及加盖封口的方法,捆扎法及加盖封口的方法都不安全) ⑶ 在配管排管施工过程中,端口必须加盖并用塑料袋包裹好。(特别是在穿保温套,穿墙时) 5.冷媒配管管径尺寸的选定及分支组件的选定 ⑴ 选用分支接头还是分支端管,根室内机的布局来定。 ⑵ 配管的安装是从离室外机最远的室内机开始。(满足室内机上的气液管的管径) ⑶ 根据下游侧的室内机的总容量来选择分支接头的规格。 ⑷ 分支接头之间的配管管径,由下游侧的室内机总容量来选定。(该管径不能超过室外机的气液管的管径) ⑸ 室外机与第一分支接头之间的配管管径与室外机上的配管管径相一致。 ⑹ 做好记录。(记录好气管、液管的管径及长度,以备将来补充冷剂用) 6.冷媒配管的连接 a.? ? ? ? 配管与分支接头的连接(REFNET接头) ⑴ 在分支接头上割出所要的管径尺寸。(切割在该管径的中心部位进行) ⑵ 分支接头可垂直安装或水平安装(可±30ordm;)。 ⑶ 切断部位要注意清除毛刺和金属粉末。 ⑷ 分支接头出入口侧要有500mm以上的直配管。 ⑸ 分支接头与配管的连接采用焊接。 b.? ? ? ? 配管与分支端管的连接 ⑴ 分支端管上割出所要的管径尺寸。(切割在该管径的中心部位进行) ⑵ 当连接的室内机的台数少于分支端管的支管数时,不用的支管应安装闭锁管。 ⑶ 分支端管只允许水平安装,不允许垂直安装。 ⑷ 切断部位要注意清除毛刺和金属粉末。 ⑸ 分支端管的吊架要根据保温后的挂钩来设计。 ⑹ 分支端管的出入口侧也需有500mm以上的直配管。 ⑺ 分支端管各支管与配管的连接也是采用焊接。 7.冷媒管的冲洗 ⑴ 氮气钢瓶安装减压阀。 ⑵ 用耐压软管连接减压阀与表式分流器。 ⑶ 再用两根耐压软管,一根连接室外机的液管与表式分流器;另一根一头连接室外机的气管,另一头管口空着。 ⑷ 用手掌按住此空着的管口,打开氮气瓶的总阀门,使经过减压后的氮气压力升至5kg/cm2。 ⑸ 快速拿开按住管口的绝缘物,使氮气快速从管口喷出,这就是一次冲刷。 ⑹ 管口放置一块干净的布,氮气喷在布上,可以发现随高速氮气带出的脏物,有时还会发现布有些潮湿,表明管内有水分。 ⑺ 再用手掌按住管子,管内氮气压力再次升高,到0.5Mpa时再次放开,再次进行冲洗。反复冲洗,直至无物,潮湿也不再出现。 ⑻ 所用的气体只能是氮气,不能用其他气体。(制冷剂或二氧化碳会冷凝,氧气会爆炸) 8.气密试验 ⑴ 对系统从液侧、气侧慢慢地进行加压: 注:充压24小时时如果加压时的气温与观察时的气温不同时,每1℃ 约有0.1 kg/cm2 的压力变化,应该按下式修正压力值: ? ?? ? 修正压力值=(加压时的温度―观察时的温度)×0.1 ⑵ 如有压力降的检查方法: a.? ? ? ? 常规的检查: b.? ? ? ? 特殊检查 Ⅰ. 将氮气放至3 kg/cm2处。 Ⅱ. 加冷媒(R22)至5 kg/cm2处(即氮气与冷媒混合)。 Ⅲ. 利用卤素式探测机、烷烃(石油气)探测仪、电子探测机等作检查。 Ⅳ. 发现不了时,继续加压到28 kg/cm2再度检查。(不应超过28 kg/cm2) 注:管道过长时,应分段检查。 ⑶气密试验结束后,保留室外机液管侧的压力表,系统仍保持28 kg/cm2的压力。(为了防止气密性是否受到损坏)? ?? ?? ?? ?? ??? 9.冷媒管系统抽真空 ⑴ 首先从配管中放出加压用的氮气。在室外机的气、液两侧截止阀的备用口处,用耐压软管连接表式分流器、真空泵。 ⑵ 使用真空良好(–775mHg以下、排气量大(40L/min以上)的真空泵。 ⑶ 室外机不参加抽真空,因此切勿打开室外机气侧、液侧的截止阀。 ⑷ 抽真空度为–775mHg,抽真空时间为2~3h。若抽3h以上还达不到–775mHg时,检查漏气处。 ⑸ 抽真空完成,真空度达到–775mHg,先关闭表式分流器全部阀门,再关

文档评论(0)

zxiang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本人从事教育还有多年,在这和大家互相交流学习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