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历史总复习课件:第十一单元 经济和社会生活 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 (共11张PPT).pptVIP

2018年中考历史总复习课件:第十一单元 经济和社会生活 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 (共11张PPT).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十一单元 经济和社会生活 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 知识网络 考点例析 (2017·广东)他提出“中国须兴实业,其责任须士大夫先之。”人们称赞他“创办了大生,把大生留给了社会。”这个人是(  ) A.张謇        B.张之洞        C.詹天佑        D.李鸿章 【解析】本题考查了张謇。“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民族资本的压迫,张謇的大生纱厂等企业获得了进一步发展,但好景不长,“一战”结束后,列强卷土重来,企业开始走下坡路,最后被吞并。创办大生的是张謇,《马关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在中国开矿设厂,利用中国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直接剥削中国人民,清末状元张謇深感要挽回中国的利益,必须发展本国的工商业,于是他提出了“实业救国”的口号,主动放弃高官厚禄,回乡创办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故选A。 模拟预测 2018年备考方向预测:张骞实业救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国社会习俗的变化。 1.1922年,北京、上海报纸举办了成功人士民意测验,投票选举“最敬仰人物”,晚清状元张骞得票最高。张骞高票当选的最重要因素应该是(  ) 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C.对近代民族工业贡献大        D.近代报纸非常普及 2.下表是中国近代前期商办企业统计表: 统计表中数据发生变化的原因有(  ) ①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 ②海外华侨竞相投资 ③辛亥革命的推动  ④南京国民政府采取的激励措施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一、单项选择题 C C 模拟预测 3.在近代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新的事物和思想观念影响着中国的社会生活。下表反映的是(  ) A.大众传媒的发展 B.习俗风尚的变革 C.交通工具的更新 D.通讯设施的完善 B 4. 曾经“火车没有汽车快,不通国内通国外”的云南,即将迎来“高铁时代”。近代史上,由中国人自行设计和修建的第一条铁路干线——京张铁路的总工程师是(  ) A.张之洞 B.张骞 C.詹天佑  D.侯德榜 C 类别 时期     发式 服饰 称谓 礼节 脚形 1911年前 剃发留辫 顶戴花翎长袍马褂 大人、老爷 跪拜、作揖 缠足 1911年后 强令剪辫 中山装旗袍 先生、某君 鞠躬、握手 天足 模拟预测 5.右侧是山西举人刘大鹏在光绪三十一年(注:光绪元年为 1875年)某天的日记,其中部分字迹印刷不清。这部分字迹 应是(  ) A.兴办洋务 B.兴办学堂 C.停止科考 D.结束帝制 C 模拟预测 二、综合题 6.富是民之本,强乃国之基。民族复兴,富强繁荣,始终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之奋斗的理想和目标。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国家财政收入不增加,军事工业便不可能发展。而国家要增加财政收入,必须首先使国家富起来。在这种形势下,洋务派提出自强先“求富”,强调以“富”为基础和兴办民用工业以“求富”的主张……但因为企业受到清王朝及官僚的控制,其生产规模、利润分割要听命于清王朝,带上了浓厚的封建性。企业能否发展,与封建势力的控制往往成反比。 ——赵德馨著《中国近现代经济史1842~1949》 材料二 辛亥革命后,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曾出现过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代”,然而人们殷殷向往、已在招手的建设机会很快丧失了,中国并没有出现随政治革命而来的“产业革命”。个中缘由,过去只强调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帝国主义没有支持南京临时政府,这是事实。但更主要的原因在于封建政治势力的破坏,革命党人非但没有能力制约封建军阀,反而一步步受到封建军阀的制约。胜利的辛亥革命推动了实业的发展,而随之而来的军阀统治和军阀混战,又窒息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陈旭麓著《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 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衡量,第一个五年计划是一个令人吃惊的成功。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为8.9%(按不变价格计算),农业和工业的增长量每年分别约为3.8%和18.7%……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特征是明显的加速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刘建明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