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史剖析.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西文化史;第六章? 中国文化的近代转型;第二节 近代中国文化的转型与发展;是19世纪60至90年代在中国部分官僚和士子中流行的学习西方、冀图实现国家富强的文化趋向。在洋务思潮之下兴起的洋务运动成为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曾国藩;生于地主家庭,兄妹九人,为长子。父麟书,有田产,不事耕种,醉心功名,然童试17次皆不第,设馆授徒。曾国藩幼从父学,虽笨,但勤奋好学。 6岁入塾读书,8岁能读八股文、诵五经,14岁能读《周礼》《史记》《文选》,同年参加长沙的童子试,成绩列为优等。;道光十三年(1833)连考7次后始中秀才。翌年就读于长沙岳麓书院,同年中举人。 此后赴京会试,两次落榜。十八年,28岁,始中第38名贡士,旋赴殿试,中三甲第42名,赐同进士出身。朝考列第一等第3名,道光帝拔置第2名,选翰林院庶吉士。 自此供职京师,结交穆彰阿、倭仁及唐鉴等。后升至总督,官居一品。;一生奉行为政以耐烦为第一要义,主张凡事要勤俭廉劳,不可为官自傲。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礼治为先,以忠谋政,在官场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曾镇压了太平天国,民间称“曾剃头”。 一生著述颇多,但以《家书》流传最广,影响最大。 ;曾国藩的崛起,对清王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他倡议下,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印刷翻译了第一批西方书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 可以说曾国藩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开拓者。;自撰一首《爱民歌》: 三军个个仔细听,行军要先爱百姓。 贼匪害了百姓们,全靠官兵来救人。 百姓被贼吃了苦,全靠官兵来做主。 第一扎营不贪懒,莫走人家取门板。   …… 第二行路要端详,夜夜总要上账房。   …… 第三号令要严明,兵勇不许乱出营。   ……;《爱民歌》 …… 爱民之军处处喜,扰民之军处处嫌。 我的军士跟我早,多年在外名声好。 如今百姓更穷困,愿我士兵听教训。 军士与民共一家,千记不可欺负他。 日日熟唱爱民歌,天合地合又人合。;自撰了一首《莫逃走》的安民歌: 众人谣言虽满口,我们切莫乱逃走! 我境僻处万山中,四方大路皆不通。 我直天下一大半,惟有此处可避乱。 走尽九州并四海,惟有此处最自在。 别处纷纷多扰动,此处确是桃源洞。 若嫌此地不安静,别处更难逃性命!   ……;自撰了一首《莫逃走》的安民歌:   …… 我境大家要保全,切记不可听谣言。 任凭谣言风浪起,我们稳坐钓鱼船。 一家安稳不吃惊,十家太平不躲兵。 一人当事不害怕,百人心中有柄把。 本乡本土总不离,立定主意不改移。 地方公事齐心办,大家吃碗安乐饭。;(二)变易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中存在丰富的变易思想。如儒家经典《易经》就是一部专门讲“变易”哲学的著作。近代中国人在鼓吹改革、变法时常常引用古代变易思想作为根据。 多数洋务思想家都是“变易”说的积极鼓吹者。(冯桂芬《校邠(bin)庐抗议 》,王韬《变法》,李鸿章,张之洞等); 本书40篇,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军事各个方面,冯桂芬在1861年写成,书中明确提出“采西学”、“制洋器”的主张。 他痛感中国“人无弃才不如夷,地无遗利不如夷,君民不隔不如夷,名实必符不如夷”。因此,对西方国家要“始则师而法之,继则比而齐之,终则驾而上之,自强之道,实在乎是”。 ; 冯桂芬的洋务指导思想是“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这个指导思想,不仅成为兴办洋务的纲领,也成为后来流行一时的所谓“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理论的滥觞。 冯桂芬师承林则徐,有强烈的经世意识,是当时著名的鼓吹改革的代表者。 ;“变局思想”成为洋务思潮的起点 鸦片战争后中国“华夷混一”、“古今未有之大变局”,应“师其所能,夺其所恃”,“借法自强”。 变法自强是当务之急 西方“一变再变而蒸蒸日上”,中国则“以守法为兢兢”。 拘于成法,“不拘何症概投以古方”,必然“日即于危弱而终无以自强”。必须变法自强。;李鸿章;李鸿章被西方人称呼为“东方的俾斯麦”。 积极筹建新式军事工业,创立江南机器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制造局、天津机器局、轮船招商局等,促进了中国近代化。 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其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 著有《李文忠公全集》。;先祖本姓许,从江西湖口迁安徽合肥。世祖过继给姻亲李家,到高祖时,终于勤俭致富,有田二顷。父亲李文安多年苦读,与曾国藩同年同榜进士,使李氏家族成为当地名门望族。后令其子李瀚章、李鸿章拜曾国藩为师。 李鸿章在兄弟中排行第二,大哥李瀚章,后来也官至总督;三弟李鹤章、四弟李蕴章、五弟李凤章、六弟李昭庆,后来也都非富即贵。 ;20岁《入都》诗 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

文档评论(0)

shepph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3402230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