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 高一上期末复习.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读预备课字音字形 宁缺毋滥wú 汗流浃背jiā 翘楚qiáo 灰烬 jìn 熨帖yù tiē 召开zhào 解甲归田jiě 押解jiè 相濡以沫rú 玫瑰花guī 积累: 太阳穴xué 奄奄一息yǎn 睚眦必报zì(指像瞪一下眼睛那样极小的怨仇也要报复。比喻心胸极狭窄。) 梵语fàn 刽子手guì(脍炙人口kuài 市侩kuài 秦桧huì樊哙kuài 大杂烩huì)瘐死yǔ 诗歌鉴赏 链接考纲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1.“尘暗旧貂裘”一句中的“暗”字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2分) 2.这首词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词人形象?请结合全词的内容进行分析。(4分) 1.“聚散匆匆”一句在内容上强调什么?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2分) 2.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4分) 1.请对首联所运用的表现手法作简要赏析。(2分) 2.诗歌的最后一句“新月似新霜”以景作结,结合全诗简析这样写的好处。(3分) 1.这两首诗就体裁而言,前者为____________,后者为_________________。都用了______________手法。(3分) 2.刘熙载在《艺概》中说:“咏物隐然只是咏怀,盖个中有我也。”这两首诗借咏竹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4分) 诗歌鉴赏 形象 语言 表现手法 (思想) 分析形象 (1)人物形象。指作品中刻画的人物形象和诗人“我”的形象。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 (2)景物形象。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有时诗中有几个意象,各个意象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 (3)事物形象。诗人借助具有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来表明自己的心迹或某种情感。如咏物诗。 鉴赏指导——人物形象 【题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 变式提问:请分析抒情主人公当时的心情? 典型例题——人物形象 1、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问题。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身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注】沧州,水边,古时隐者所居。陆游晚年住在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问:这首词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词人形象?请结合全词的内容进行分析。(4分) 鉴赏指导——景物形象 分析诗词中的景物 ,要根据诗歌描绘的具体物象或画面识别意象、意境的特征和情与景的交融,进而理解诗歌蕴含的思想情感,或体会其哲理内涵。 通常可从形象的 形、色、动、静、虚实 等角度分析理解。 典型例题——意象 1、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问题。 小 园 (清)黎简 水景动深树,山光窥短墙。 秋村黄叶满,一半入斜阳。 幽竹如人静,寒花①为我芳。 小园宜小立,新月似新霜。 【注】①寒花:菊花。 问:诗歌的最后一句“新月似新霜”以景作结,结合全诗简析这样写的好处。(3分) 典型例题——意象 1、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问题。 小 园 (清)黎简 水景动深树,山光窥短墙。 秋村黄叶满,一半入斜阳。 幽竹如人静,寒花①为我芳。 小园宜小立,新月似新霜。 【注】①寒花:菊花。 问:诗歌的最后一句“新月似新霜”以景作结,结合全诗简析这样写的好处。(3分) 典型例题——意象 1、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问题。 严郑公① 宅同咏竹 杜甫(唐) 绿竹半含箨②,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③ 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涓涓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翦伐④,会见拂云长。 题李次云窗竹 白居易(唐) 不用裁为鸣凤管,不须截作钓鱼竿。 千花百草凋零后,留向纷纷雪里看。 【注解】①严郑公,即严武,受封郑公。②箨(tu?),笋壳。含箨,包有笋壳。③帙(zhì),包书的布套。书帙,书套。 ④翦(jiǎn),同剪。 问:刘熙载在《艺概》中说:“咏物隐然只是咏怀,盖个中有我也。”这两首诗借咏竹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4分) 典型例题——意境 问题: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提问变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分析意境通用的答题思路】 ① 描绘诗歌展现的图景画面。抓住诗歌中的主要意象(形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日清翻译诗歌)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日清诗歌词

文档评论(0)

kanghao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