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课 兰亭集序(第2课时)-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2).docVIP

第08课 兰亭集序(第2课时)-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2).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翻译下面的句子并体会句式的特点。 (1)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译文:__________ (省略句,省略主语“名士”。状语后置句,状语“于会稽山阴之兰亭”后置) (2)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译文:__________ (定语后置句,定语“大”“盛”分别置于“宇宙”“品类”后,“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3)所以游目骋怀。译文:__________ (固定句式,“所以”译为“用以……”或“用来……”)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含义。 (1)夫①人之相与②,俯仰③一世(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③古今异义,古义是__________,今义是低头或抬头,泛指一举一动) (2)或①取诸②怀抱③,悟④言一室之内(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③古今异义,古义是__________,今义是指抱在怀里 ④通“__________”,__________) (3)或因①寄②所托③,放浪④形骸⑤之外(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 ④__________⑤__________) (4)虽趣①舍②万殊③,静躁④不同(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 (5)当其欣①于所遇②,暂③得④于己(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 (6)及①其所之②既倦,情随事迁③,感慨系④之矣(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 (7)向①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②陈迹,犹③不能不以④之兴⑤怀(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⑤__________) (8)况①修短②随化③,终④期⑤于尽(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③__________ ④__________⑤__________) (9)每览①昔人兴感之由,若②合③一契,未尝不临④文嗟悼⑤,不能喻⑤之于怀(①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⑤_________⑥__________) (10)固①知一②死生为虚诞,齐③彭殇为妄作(①________②数词作动词,_________③形容词作动词,_________) (11)虽①世殊事异,所以②兴怀③,其致④一也(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_④________) 1.(1)(名士们)会集在会稽山阴的兰亭。(2)抬头纵观广阔的天地,低头观察繁多的万物。(3)借以纵展眼力,开畅胸怀。 1.读第3段,作者抒写宴集后的感触,抒情基调由乐转悲,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上文兰亭聚饮,赋诗,是乐事,但有聚就有散,聚会难而短,分散易而长。这种欢聚难常的感触已经使人情绪低落,由此,进而想到人生短促,所以聚散生死始终笼罩文学家的心,故作者由乐转悲。 2.谈谈你对“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一句的认识。 作者认为人不管以怎样的方式活着,生命都在不知不觉中逝去,而寿命的短长只能听凭造化,最终归于结束。所以生就是生,活着能享受乐趣,死就是死,死后一切皆无,活着和死去是人生大事,二者不可等量齐观。暗含有生之年应当做些实事,不宜空谈玄理之意。 3.第四自然段,作者发出“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夫”的慨叹,那么作者究竟为何而“悲”呢? 一悲古人生死感慨,“我”深有同感;二悲今人一死生齐彭殇的虚妄;三悲后人叩问今人,可谓千古一悲!文章由“我”的个体之“痛”和“悲”,推己及人更加深刻感人。人类社会从古到今,迈进了多少年,然而人类对生命本质的体验何其相似!真是古今同痛,千古同悲! 4.课文对老之将至,人生无常感叹不已,情调有些低沉,但作者的积极情绪又无不暗含其中,你怎么看待这一问题? 本文由“乐”而“悲”,感情曲折深沉。先写景、写事、写情,以一“乐”字作统领,然后写宴集之后的感慨,以一“悲”字为核心。由“乐”而“悲”,看似突兀,但却在情理之中。由聚想到散,由宴集而想到人生,顿生感慨;随着时光流逝,生命也终有尽期,感慨之余,产生伤感,“悲”随之而生。作者将目光上移至古人,从古人留下的文章来看,古人亦为人生的变化而兴叹,因此斥庄子“一死生,齐彭殇”为虚妄,再将目光移至未来、推想后人,未来的人一定和古今之人的感情相通。死生之大,千古同慨,“录其所述”并为之作序,目的在于引起“后之览者”的感慨与共鸣,能够理解作者心中的感触,在深沉的感慨中暗含着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与前文的“乐”遥相照应,形成一个整体。 5.该篇虽为序文,但作者却能将写景、叙事和抒情融于序文之中,试结合课文分析。 (1)写景。如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鸡毛飞上天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12月09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