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福建省泉州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pdf

福建省泉州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pdf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9年高中毕业班模拟考(一) 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 本试题分为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 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文 ,完成后面各题。 虽然有关 《诗经》如何成书的问题仍待细究,但我们有理由认定,“王官采诗”的说法 值得注意。“采诗”是从上古传下的制度,周王朝的统治者派出专门人员到各地采集歌谣, 以此观风俗、察得失。也正因为如此,《诗经》作为 “王官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贵族教育 和培养体系中的一门课程和一部教材,它能够在贵族子弟尚未广泛深入接触社会之前,丰富 和健全他们的知识和情感。 孔子在谈到读《诗经》的益处时,特别提到它可使读者“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足见 已将《诗经》当作一部博物学著作甚至百科全书来看待。《汉书•艺文志》著录的《毛诗故训 传》对诗中提及的动植物加以注解,这为人们理解《诗经》及产生它的时代提供了一种路径。 受前贤著述启发,三国吴人陆巩撰成《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不仅提拈出《诗经》中动植物 的名称,还附述其样貌、形态、功用和生长环境,有时更综合对比不同地域的不同称呼以丰 富人们对该物之认知。比如《秦风•兼葭》中第一句 “兼葭苍苍”,陆疏云:“兼,水草也。 坚实,牛食之令牛肥强。青、徐州人谓之兼,兖州、辽东通语也。葭,一名芦英,一名it, 凯或谓之荻,至秋坚成,则谓之荏,其初生三月中,其心挺出,其下本大如箸,上锐而细, 扬州人谓之马尾,以今语验之,则芦1E别草也。”明人毛晋据陆疏所作 《毛诗陆疏广要》,其 中辨兼、葭之别,并录别名十五种。如此详细的分辨考证,既存注疏者本人的见闻,也有他 们思考判断 (“验之”)后所得出的结论。 在这类路径的解析之下,《诗经》成了一种“博物志”。很显然,熟读《诗经》者更易成 为博识之人,但绝非仅仅识于 “物”而已,先秦以至后世的贵族,还会依据《诗经》所述来 传递信息、理解隐义,因识于 “事”而做到“迩之事父,远之事君”。汉代的刘向在《说苑》 中就记录了一则与 《诗经》有关的“父慈子孝”的故事,魏文侯将自己不太钟爱的太子击封 于中山,三年间都很少往来,一次太子击遣舍人赵仓唐向文侯进献礼物,文侯问太子平常读 什么书,赵答《诗经》,文侯又问太子读哪些篇 ,赵答《晨风》 《黍离》。熟悉《诗经》的文 侯当然知道,《晨风》写的是“未见君子”的忧伤心事,而《黍离》则抒故国之思,于是立刻 赐给太子一袭衣裳,并敕令赵仓唐在天明之前一定要送达。太子击受赐开箧之后,发现下裳 在上、上衣在下,马上吩咐安排车驾,即要前往晋谒文侯。赵仓唐大惑不解,太子击解释道: 君侯赐衣,其实不是让我御寒,而是下令召还,这就是《齐风》中的“东方未明,颠倒衣裳, 颠之倒之,自公召之”。果然,太子复归其位,父子君臣皆大欢喜。可见,接受过《诗经》 教育的王公贵族,常会使用其中的诗句来“编码”和“解码”,由此交流沟通,既能矜持含 蓄地传递话语,亦使信息交换的过程具有一定的保密性。 (摘编自谷卿 《〈诗经〉里的物、事、情、理》)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贵族教育和培养体系中,作为 “王官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诗经》既是一部教材,又 是一门课程。 B. 读《诗经》益处多多,可使读者“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足见其是一部博物学著作甚至 百科全书。 C. 《毛诗故训传》对诗中提及的动植物的注解,为人们解读《诗经》及其成书年代提供了思 考方向。 D. 魏文侯赐衣给太子,并命令太子击的舍人务必在规定时间内送达,实是文侯对太子击的一 次考验。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 首先论证《诗经》的认知作用,进而论证《诗经》交流作用,整体是按照逻辑顺序来 推进的。 B. 文 第二段运用了例证法、引证法,论证了《诗经》在“识物”上的作用,使文 内容真 实可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考试资料大全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