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七节 超导材料 超导材料是一种没有电阻的材料,既能节约能量,减少电能因电阻而消耗的能量,还能把电流储存起来,供急需时使用。 现已发现有28种元素和几千种合金和化合物可以成为超导体。超导材料 自从世界上以电力作为主要动力以来,就遇到两个令人头痛的问题: 1、是在输送电流时,不少电力因导线有电阻而发热,白白损失了相当的能量。 2、白天的电力常常严重不足,而深夜的电力又大大富余,使得发电机常常白天超负荷运转,深夜时却空转,电力白白浪费了。 能不能把夜间富余的电力储存起来用以弥补白天电力不足的难题呢? 自从有了超导材料以来,解决这个问题就大有希望了。从低温的获得到超导电性的发现 超导电性是人类发展低温技术并不断地在新的温度范围里研究物质的物理性质的过程中发现的。 19世纪末:低温技术获得了显著的进展。曾一向被视为“永久气体”的空气被液化了。 1887年:氧气被首先液化,液化点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长压下的沸点-183℃(绝对温度90K); 随后人们又液化了液化温度是-196 ℃(77K)的氮气。 1898年:杜瓦(J.Dewar)第一次把氢气变成液体氢,液化温度为-253 ℃。杜瓦的工作照从低温的获得到超导电性的发现 利用液体空气和液氢,当时人们可以在实验室中得到-259 ℃的低温。 1908年,荷兰莱登实验室在卡末林?昂尼斯(Kamer light Onnes)的指导下,经过长期努力,首次成功地把称为“永久气体”的氦液化,当时他们测定了一个大气压下氦气的液化点是4.25K,紧接着昂尼斯领导的实验室使用减压降温法,就是利用液氦的沸点随液氦的蒸汽压的下降而下降的性质,获得了4.25-1.15K的低温,这是当时所能达到的最低温度,为超导准备了条件。超导电性的发现1911年:在测试纯金属电阻率的低温特性时,卡末林?昂尼斯 发现,汞的直流电阻在4.2K时突然消失,多次精密 测量表明,汞柱两端压降为零,他认为这时汞进入 了一种以零阻值为特征的新物态,并称为“超导态”。1911年12月28日:昂尼斯宣布了这一发现。但此时他还没有 看出这一现象的普遍意义,仅仅当成是有 关水银的特殊现象。荷兰物理学家昂尼斯(Kamer light Onnes) 卡末林·昂尼斯(Kamer light Onnes)低温物理学家。 1853年9月21日生于荷兰的格罗宁根,1926年2月21日卒于荷兰的莱顿。因制成液氦和发现超导现象获得191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986年以前超导研究过程1911年: Onnes发现Hg在4.2K电阻突然下降为零;1933年: Meissner(迈斯纳)效应的发现;1911-1932年间: 研究元素的超导电性;Hg、Pb、Sn、In、Ta…1932-1953年:发现了许多具有超导电性的合金; 如 Pb-Bi,NbC,MoN,Mo-Re…….1953-1973年:发现了一系列A15型超导体和三元系超导体。 如 Tc?17K的V3Si,Nb3Sn;特别是Nb3Ga, Nb3Ge Tc?23.2K 1986年以前超导研究过程1973-1986年:超导临界温度的提高,停滞不前。 Tc=23.2K Nb3Ge (1973年发现)非常规超导体研究得到了蓬勃发展重Fermi子超导体非晶态超导体低载流子密度超导体磁性超导体低维无机超导体超晶格超导体有机超导体高温超导体研究的重大突破1986年,Müller 和 Bednorz 发现高温超导体。1986.1La2-xBaxCuO4 35K1987.2YBa2Cu3O7 90K1988.1 Bi-Sr-Ca-Cu-O 80K,110K1988.3 Tl-Ba-Ca-Cu-O 130K1992 Hg-Ba-Ca-Cu-O 135K (几万个大气压 165K)高温超导体的研究进展 1986年8月:IBM的苏黎士研究室的米勒教授和贝德诺兹教授 发现了一种铜氧化合物,它们在35K的温度下电 阻接近于0,一下子把超导温度提高了12度;1986年12月:米勒教授和贝德诺兹教授发现了一种新型的陶瓷 超导体(此前超导体都是金属),这种超导体把超 导性的临界温度又提高到了38K。1987年初:美籍华人科学家朱经武教授和他的学生吴茂琨发 现了另外一种材料;钇-钡-铜-氧化物,使超 导记录提高到了98K。在这个温度区上,超导体 可以用廉价而丰富的液氮来冷却。高温超导体的研究进展199l年:美国和日本的科学家又发现了球状碳分子C60在 掺钾、铯、钕等元素后,也有超导性科学家预料, 球状碳分子C60掺杂金属后,有可能在室温下出现 超导现象,那时超导材料就有可能像半导体材料一 样,在世界引起一场工业和技术革命。1996年:日本电气公司制出长一千米的高温超导线材,电 流密度达到6000A/c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加固工程专项施工方案.pdf VIP
- 企业战略管理课程设计论文--李宁公司发展战略设计报告.doc VIP
- 【花花读写资料】高阶演练2-写景《观秦兵马俑》季羡林_1.0.pdf VIP
- AIA NAS NAS1802-2013 国外国际标准规范.pdf VIP
- TBT2328-2008 铁路碎石道砟试验方法(第1-19部分).docx VIP
- 第11课 宋元时期的经济、科技与文化 (1).pptx VIP
- 01J925-1 压型钢板、夹芯板屋面及墙体建筑构造.pptx VIP
- 船舶制图 第1章 船体结构.ppt
- 预防接种工作规范(2023年版).pdf VIP
- 智能楼宇DSS-H700-16用户操作手册-2014122.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