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健身运动的解剖学基础一、肌肉组织的分类肌肉组织的分类:肌肉组织一般分为三类:骨骼肌(434块)、平滑肌(血管壁、气管内、消化道内等)和心肌;人体肌肉大约分布着600多块肌肉;男子肌肉占身体体积的42%--47%女子占30%--35%。分析人体运动时,常常提到的肌肉约75对。 二、肌肉收缩(肌肉收缩和肌丝滑行学说)肌肉收缩的三种形式(一)缩短收缩(又称向心收缩,包括等张、等动收缩) 概念:肌肉收缩时,长度缩短的收缩。特点:收缩时肌肉长度缩短、起止点相互靠近,引起身体运动。等张收缩:肌肉在收缩时,张力相等,长度发生改变的收缩.等动收缩:在整个关节运动范围内肌肉以恒定的速度,且肌肉收缩时 产生的力量始终与阻力相等的肌肉收缩。等动收缩和等张收缩区别: 等动收缩时在整个运动范围内都能产生最大的肌张力,等张收缩则不能。等动收缩的速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节。 当屈肘举起一恒定负荷时肌肉收缩产生的张力 随关节角度而变化 (二)拉长收缩(离心收缩):肌肉在收缩产生张力的同时被拉长的收缩。下蹲时:股四头肌在收缩的同时被拉长,以控制重力对人体的作用,使身体缓慢下蹲,起缓冲作用。搬运重物时:将重物放下、下坡跑和下楼梯等需要肌肉进行离心收缩。(三)等长收缩 肌肉在收缩对其长度不变。(为静力收缩) 如体操中的“十字支撑”、“直角支撑”和武术中的站桩 。 三、肌肉(骨骼肌)纤维种类骨骼肌主要可分为两类肌肉纤维:第1类:慢肌纤维(slow twitch fibre)(typeⅠ)长时间运动、慢收缩,有氧能力高,简称“红肌”第2类:快肌纤维(fast twitch fibre)( typeⅡ:快a和快b两种)速度快的运动,易疲倦,无氧能量强,简称“白肌”肩背部肌肉肩部(前面)肌肉群臂和前臂肌群下肢肌肉群二、人体骨骼和关节(一)骨人体全身的骨架由206块不同的骨组成。共有四种类型:1. 长骨:如胳膊、腿上的骨头。2. 短骨:如手、脚上的骨头,有些形状不规则。3. 扁骨:如头颅骨。4. 不规则骨。它们保护着内脏并为肌肉活动提供杠杆结构,也是全身最大的造血器官和钙库。(二)关节骨各端的联结为关节1. 关节种类(1)不动关节:关节活动受到限制,如头颅骨之间的联结。(2)半活动关节:关节可小幅度地活动。如脊柱骨之间的联结。(3)可动关节:允许关节大幅度地活动,如膝关节、肩关节和肘关节等。2. 关节的运动每个关节运动的可能性依赖于该关节的类型:(1)屈/伸:屈是指关节角度减小的运动;伸是指关节角101度增大的运动。(2)外展/内收:外展描述的是远离身体正中线的运动;内收是回复正常解剖位置的运动。(3)旋转:旋转是围绕骨的长轴进行的运动,靠近身体中心的运动为内旋;远离身体中心的运动称为外旋。当前臂与上臂成90°时,手位于身体前边,手腕及前臂向身体中心靠近的运动称为内旋。(4)旋前/旋后:在前臂平举与上臂成90°时,手在身体前边,大拇指朝上,旋前描述的是前臂朝着使手掌朝下的方向运动,反之则为旋后。(5)背屈/蹠屈:这两个术语用来描述脚从正常解剖位向上屈(背屈)或向脚底部靠近(蹠屈)的运动。健身运动的生理学基础一、工作适应过程(极点和第二次呼吸)二、稳定状态三、疲劳和疲劳的消除四、准备活动的生理意义五、超量恢复原理一、工作适应过程1.工作适应过程的生理机制(1)反射活动。 人体参与的—切活动都是反射活动。(2)内脏器官的生理惰性。(3)调节机能的惰性 2.影响工作适应过程的因素 工作适应过程时间的长短,取决于工作的性质和个人特点。(1)肌肉所进行的活动越复杂.工作适应过程的时间越长。(2)身体运动程度差的人比程度高的人工作适应过程的时间长。(3)随着运动时间的延长和水平的提高,工作适应过程的时间会缩短。(4)参加体育银炼和竞赛前,做好充分的陷备活动,可以缩短工作适应过程。 3.“极点”和“第二次呼吸” (1)“极点”。 人体在进行长时间剧烈运动时,有一段时间会出现呼吸紧迫、胸部发闷作迟缓、情绪低范,不想继续运动下去,这种状态叫“极点”。极点出现的原因和消除方法??? (2)“第二次呼吸”。 人体在克服“极点”的过程中,机体可以产生一系列变化,即植物性中枢的机能逐步适应,惰性得到克服;内脏器官的活动加强,氧供增加;乳酸得到氧化,出汗可以排泄乳酸,血液乳酸含量减少;运动器官对氧的需求量暂时减少;这时运动性机能与植物性机能之间获得统一,动力定型恢复,协调性改善,就出现了“第二次呼吸”状态。这些呼吸匀而深、动作轻快,说明工作适应过程已结束,人体机能活动进入了稳定状态。 二、稳定状态 人体参加身体运动的工作适应过程结束时—各种生理惰性得到克服,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一段时间内稳定在一定的水平上称为稳定期(即稳定状态)。 1.真稳定状态 2.假稳定状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