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反映了人类早期的认识和生活需求。现已发现公元前2500年使用天平的证据,而在普通贸易中使用天平的最早迹象是在公元前1350年。天平杆为木制,砝码则是用青铜做成的各类鸟兽形状。原始的计时器主要有影钟、水钟和水运天文台3种。公元前1450年,古埃及就有绿石板影钟。至公元14世纪,用以表示时间的唯一可靠的方法是日晷或影钟。 17~18世纪,欧洲的一些物理学家开始利用电流与磁场作用力的原理制成简单的检流计;利用光学透镜制成的望远镜,奠定了电学和光学仪器的基础。其它一些用于测量和观察的各种仪器也遂逐渐得到了发展。 19世纪,由于发明了测量电流的仪表,才使电学与磁学的研究迅速走上正轨,获得了一个又一个重大的发现,促进了电气时代的来临。 1.以蒸汽机的发明为标志,一种将蒸汽的能量转换为机械功的往复式动力机械,引起了18世纪的工业革命,人类进入了工业化时代。 1800年,英国的特里维西克设计了可安装在较大车体上的高压蒸汽机,这是机车的雏型。英国的史蒂芬孙将机车不断改进,在1829年创造了“火箭”号蒸汽机车,该机车拖带一节载有30位乘客的车厢,时速达46公里/时,引起了各国的重视,开创了铁路时代。 2.自从奥斯特1820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奥斯特做了六十多个实验,考察电流对磁针作用的强弱、电流对磁针的影响;并在1820年7月21日发表了题为《关于磁针上电流碰撞的实验》的论文,向科学界宣布了电流的磁效应,揭开了电磁学的序幕,标志着电磁学时代的到来。 1831年8月26日,法拉第用伏打电池在给一组线圈通电(或断电)的瞬间,在另一组线圈获得的感生电流,称之为“伏打电感应”。同年10月17日,法拉第完成了在磁体与闭合线圈相对运动时在闭合线圈中激发电流的实验,称之为“磁电感应”,并提出磁场的概念,实现了“磁生电”,创造电磁力学,设计了圆盘发电机,宣告了电气时代的到来,以电磁为核心的第一代电磁式仪器开始逐步走向成熟。 20世纪,由于威尔逊云室和众多核物理探测仪器的发明,人们才揭开了原子核反应神秘的面纱,逐渐展现出微观世界的真实图景,奠定了原子核物理学与日后原子能利用的基础。 21世纪,由于包括纳米级的精密机械研究成果、分子层次的现代化学研究成果、基因层次的生物学研究成果,以及高精密超性能特种功能材料研究成果和全球网络技术推广应用成果等在内的一大批当代最新技术成果的竞相问世,使得仪器仪表领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促进了高科技化、智能化的新型仪器仪表时代的来临。 目前现代仪器仪表已成为测量、控制和实现自动化必不可少的技术工具。 扫描隧道显微镜 1991年,碳纳米管被人类发现,它的质量是相同体积钢的六分之一,强度却是钢的10倍,成为纳米技术研究的热点,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斯莫利教授认为,纳米碳管将是未来最佳纤维的首选材料,也将被广泛用于超微导线、超微开关以及纳米级电子线路等; * [清华:国防定向、强军计划、宇航中心、医学院];王雪-传感器、邓炎-虚拟仪器 * ? 为了获得更加功能化的微器件,微系统正在变得越来越复杂,制作难度也相应地增加。然而,由于工序过于复杂、工艺不兼容等原因,依赖传统的加工工艺获得复杂的整体三维器件非常困难。如果考虑把各零部件分别加工,再利用微装配技术进行组装,则可以在相对较低的成本下获得复杂的三维微结构,从而以较低的成本实现更加强大的功能。微装配的核心是微操纵技术。由于微器件的脆弱和微观物理学上的差异,以及缺乏高效灵巧的微操作器,微装配技术离实用化还有一定的距离。??? 除了用于微器件装配之外,微操作系统还可用于远程手术,生物细胞操作等。 研究内容 1. 微尺度下的力学行为,环境参数对微操纵的影响;2. 粘附型的微操作器和机械夹持微操作器;3. 远程自动微操纵系统;4. 自动微操作系统中的摄像机定标技术,目标快速识别,移动路径规划 ? 为了获得更加功能化的微器件,微系统正在变得越来越复杂,制作难度也相应地增加。然而,由于工序过于复杂、工艺不兼容等原因,依赖传统的加工工艺获得复杂的整体三维器件非常困难。如果考虑把各零部件分别加工,再利用微装配技术进行组装,则可以在相对较低的成本下获得复杂的三维微结构,从而以较低的成本实现更加强大的功能。微装配的核心是微操纵技术。由于微器件的脆弱和微观物理学上的差异,以及缺乏高效灵巧的微操作器,微装配技术离实用化还有一定的距离。??? 除了用于微器件装配之外,微操作系统还可用于远程手术,生物细胞操作等。 研究内容 1. 微尺度下的力学行为,环境参数对微操纵的影响;2. 粘附型的微操作器和机械夹持微操作器;3. 远程自动微操纵系统;4. 自动微操作系统中的摄像机定标技术,目标快速识别,移动路径规划 * 光在真空中1/299792458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重庆大学版信息科技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 VIP
- 大班课件《有趣的盐》.pptx VIP
- DB51T 3239-2024 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数据交换规范.pdf VIP
- 中小学音体美器材配备重点标准.doc VIP
- 2024年全国考点PET口语真题汇总(1-12月).pdf VIP
-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培训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马工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第2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pdf VIP
- 话题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设计.ppt
- JBT 5943-2018 工程机械 焊接件通用技术条件.pdf VIP
- 创新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提升员工幸福感-来源:现代企业文化·下旬刊(第2020003期)-中国工人出版社.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