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究竟怎么死.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林黛玉究竟怎么死(《红楼梦》讲座稿) 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趁着这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衷。因此上,演出这怀金悼玉的《红楼梦》。 ——引子 《红楼梦》是我国文学史上成就最高的一部古典小说,也是世界文化史上能够代表一个民族的文化并且具有人类文化普遍价值的少有的杰作之一。 《红楼梦》写了400多个人物,涉及到各个阶层,特别是塑造了一群天真烂漫的青春女子(即所谓金陵正、副、又副十二钗)。 《红楼梦》的版本十分复杂,曹雪芹留给后人的是一个只有80回的未完稿,原题《石头记》。起初是以抄本的形式在社会上流传,而且大都有脂砚斋的批语,到了1791年(曹死后28年),首度以活字印刷本的形式和120回的篇幅行于世。书名也首次由《石头记》改为《红楼梦》。出版者名叫程伟元,前80回的整理者和后40回的续作者一般认为是高鹗。 由于高鹗等人对曹雪芹原作的肆意篡改,使得后人常常误解了曹雪芹的创作本意,这也是对这部作品的主题意旨和人物形象众说纷纭的原因之一。 《红楼梦》原题《石头记》,本是一块石头的故事。书的开头有个序幕,讲述了这块石头的来历和如何出现、如何下凡的一切经过。原本说的是: ““原来就是无材补天,幻形入世,被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携入红尘,历尽离合悲欢、炎凉世态的一段故事。” 这就明白确切地向读者宣示了这部小说的主题、本旨。曹雪芹十年辛苦,字字血泪,本是托石头来写“炎凉世态”的,这四个字是整部小说的“眼目”。曹雪芹写的是自己的人生感受与当时的社会现实,因此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把《红楼梦》列为“人情小说”。 可是高鹗等人却首先把这几句关键性的话改了,改的是: “原来就是无材补天,幻形入世,被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携入红尘,引登彼岸的一块顽石。” 什么叫“引登彼岸”?它是和“红尘”(人生悲苦、现实世界)相对立的,是佛教思想中的“看破红尘”、“大觉彻悟”,最后超凡入圣,成佛成祖。所以他们给《红楼梦》安排了一个“中乡魁宝玉却尘缘,沐皇恩贾家延世泽”的结局,贾家兰桂齐芳,家道复初。更要命的是,他们在小说结尾借空空道人之口,说《石头记》 “果然是敷衍荒唐!不但作者不知,抄者不知,并阅者也不知。不过游戏笔墨,陶情适性而已!” 并说: “后人见了这本奇传,亦曾题过四句为作者缘起之言,更转一竿头云: 说到辛酸处,荒唐愈可悲。由来同一梦,休笑世人痴!” 刻意宣扬人生如梦的色空思想,把曹雪芹的“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呕心沥血写成的这部伟大的作品改头换面,变为一本类似于《太上感应篇》之类的劝世明言,迎合了当时统治阶层的需要。我们来看第一百二十回甄士隐对贾雨村说的一段话: “老先生莫怪拙言,贵族之女俱属从情天孽海而来。大凡古今女子,那‘淫’字固不可犯,只这‘情’字也是沾染不得的。所以崔莺苏小,无非仙子尘心;宋玉相如,大是文人口孽。凡是情思缠绵的,那结果就不可问了。” 好一个“‘情’字也是沾染不得”,如此说来,这一个让多少读者为之感叹落泪的爱情故事,竟然是一杯鸩酒,一剂海洛因,不知曹雪芹若地下有知,该作如何感想。 高鹗等人不但这样,还把曹雪芹的前八十回也改得面目全非,使它与自己所加的结尾前后连贯。 高鹗等人对曹雪芹原作的肆意改动,给我们阅读《红楼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特别是对作品中几个主要任务的命运结局的篡改,使许多读者上当受骗。 例如,林黛玉的死就不是大家所知道的那样。 续书的第九十七回“林黛玉焚稿断痴情,薛宝钗出闺成大礼”和第九十八回“苦绛珠魂归离恨天,病神瑛泪洒相思地”中这样描写林黛玉的死: “原来黛玉因今日听得宝玉宝钗的事情,这本是他数年的心病,一时急怒,所以迷惑了本性.及至回来吐了这一口血……”’ “黛玉气的两眼直瞪,又咳嗽起来,又吐了一口血……” “只见黛玉接到手里,也不瞧诗,扎挣着伸出那只手来狠命的撕那绢子,却是只有打颤的分儿,那里撕得动。紫鹃早已知他是恨宝玉,却也不敢说破,只说:“姑娘何苦自己又生气!”……黛玉这才将方才的绢子拿在手中,瞅着那火点点头儿,往上一撂……” “猛听黛玉直声叫道:“宝玉,宝玉,你好......”说到“好”字,便浑身冷汗,不作声了……只见黛玉两眼一翻,呜呼,香魂一缕随风散,愁绪三更入梦遥!” 林黛玉分明是被气死的,死前怀着一股怨恨、怒火。 其实按曹雪芹的设计,林黛玉是在贾府发生意外变故后,被迫嫁给一个王爷为妃,整日以泪洗脸,不久就泪尽而亡。宝玉不知其中的隐情,心灰意冷,再加上宝钗真心相待和家族的需要,在黛玉去世后与宝钗成婚。但婚后的宝玉就如一个木头人“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薛),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后来从袭人那里终于知道了黛玉被迫嫁入王府的真情,毅然出家当了和尚。 这样说有什么依据呢

文档评论(0)

zb8238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