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_360100 JZD039-2019玉米赤霉烯酮智能化检测卡.pdf

Q_360100 JZD039-2019玉米赤霉烯酮智能化检测卡.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Q/ 江西中德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360100 JZD039—2019 代替Q/JZD 039—2015 玉米赤霉烯酮智能化检测卡 2019-11-25 发布 2019-11-25 实施 江西中德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发布 Q/360100 JZD039—2019 前 言 本标准编制所依据的起草规则为GB/T 1.1-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西中德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媛、赖卫华、熊勇华、刘文娟、付庆华、李林。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Q/JZD 039—2015 。 I Q/360100 JZD039—2019 玉米赤霉烯酮智能化检测卡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玉米赤霉烯酮 (ZEN )智能化检测卡的方法原理、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 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生产和销售的,用于检测玉米粉和成品饲料中玉米赤霉烯酮的智能化检测 卡 (以下简称检测卡)。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2008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21302-2007 包装用复合膜、袋通则 3 方法、原理 玉米赤霉烯酮智能化检测卡应用了竞争抑制免疫层析检测原理,样本中的ZEN 在流动的过程中 与胶体金标记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结合,抑制了抗体和NC 膜检测线上的ZEN-BSA 偶联物的结合。 加样后通过相应型号的读卡仪和内置标准曲线对样本进行定量检测。 4 要求 4.1 原材料要求 4.1.1 玉米赤霉烯酮偶联抗原,偶联率为1:50-1:70 (牛血清白蛋白BSA:玉米赤霉烯酮ZEN )。 4.1.2 抗玉米赤霉烯酮单克隆抗体由鼠腹水获得,效价应大于1:15000 (用间接ELISA 法检测),或有效 抗体含量应大于1 mg/mL 。 4.1.3 胶体金溶液:30-35 nm 。 4.1.4 样品垫:玻璃纤维或纸质薄片,用动物血清封闭。 4.1.5 胶金垫:玻璃纤维,免疫金释放时间小于5 min ,释放效率大于80 %。 4.1.6 NC 膜:孔径大于或等于8 μm,4 cm 膜长的毛细管时间大于或等于 140 s。 4.1.7 吸水纸:棉纸。 4.1.8 底板:塑料。 4.1.9 检测卡卡壳:塑料。 4.2 感官指标 外观:检测卡卡壳应平整,无污染,卡壳压制紧密无缝隙,检测卡铝箔袋密封完好,袋中干燥剂完 好,铝箔袋无破损,中包装盒上信息清晰,无破损和污染。 4.3 性能指标 检测卡检测样本中玉米赤霉烯酮的标准曲线范围为0-1500 μg/kg ,IC50 为250 μg/kg 。 检测卡假阳性率小于5 %,假阴性率小于5 %,IC50 点CV 值小于15 % 。 5 试验方法 5.1 感官要求 取样品拆开外包装,在正常光线下,用目测法进行检测。 5.2 检测限试验规则 在玉米粉或成品饲料中加入玉米赤霉烯酮标准品,使其终浓度分别为0 μg/kg、100 μg/k

文档评论(0)

183****995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