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治未病应用和展望.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针灸治未病的应用与展望;背景 中医治未病的内涵 古代针灸治未病的应用 针灸治未病的现状和特点 针灸治未病的优势 针灸治未病展望; 健康概念 1984年世界卫生组织在其《宪章》中提出了健康概念:“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病和不虚弱,而且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能力上三方面的完美状态。”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在健康定义的阐述中又提出了道德健康的概念,就是指不能损害他人利益来满足自己的需要,能按照社会认可的道德行为规范准则约束自己及支配自己的思维和行为,具有辨别真伪、善恶、荣辱的是非观念和能力。 ;背景;  据“21世纪中国亚健康学术成果研讨会”提供的有关统计资料显示:我国有15%的人是健康人;15%是第二状态人; 70%的人是第三状态人。处于亚健康的人群如果不及时检查调养,90%的人会转变为有各种疾病的人,其中70%的人患心脑血管疾病,10%的人患糖尿病,10%的人会处于过劳状态而意外猝死,仅10%的人有希望安享晚年 。 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研究报告指出,在人类健康长寿影响因素中,遗传因素占15%,环境因素占17%,现代医疗的影响只占8%,生活方式却占了60% ;背景; 我国属于“未富先老”国家,仅2001年花在卫生资源上的消耗就达到2140多亿元人民币,可慢性病发病率、死亡率却年年攀升。 国家“九五”攻关完成的研究表明:在健康和疾病预防工作上投资1元钱,可以节省8.5元的医疗费和100元的抢救费用。;背景;  上个世纪末,全球医学界大讨论的最终结论是:最好的医学不是治好病的医学,而是使人不生病的医学。当今,医学发展的趋势已由“以治病为目的的对高科技的无限追求”,转向“预防疾病与损伤,维持和提高健康水平”。这一重大转变,至少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由治病的医学转向保健的医学,二是由关注人的疾病转向关注人的健康,三是在重视科技作用的同时,更加重视人文关怀。 随着医学目的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人们对健康提出的更高要求,“治未病”理念与实践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显示出广阔的发展前景。;背景; 目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遴选确定了两批、共46家“治未病”预防???健服务试点单位,涉及17个省(区、市)和局直属直管医院。既有中医医院、综合医院、专科医院,也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保健服务专门机构;既有政府举办的,也有非政府举办的。同时,确定了上海、广东为实施“治未病”健康工程试点省市,开展区域性试点工作。   广东省物价局、卫生局2009年6月10日下发了“关于中医治未病试点试行医疗服务收费的通知” 治未病健康工程专题网/zhuanti/zyyzwb/、;“治未病”高峰论坛 ;2008年10月25日-26日 “治未病”高峰论坛系列专题讲坛的第一期(上海)—“体质—肝/胆—易发疾病防治” 2008年11月29日,“治未病”高峰论坛系列专题讲坛第二期(杭州)“体质—肺/大肠—易发疾病防治” 2008年12月27-28日“治未病”高峰论坛系列专题讲坛第三期(广州、上海)—“体质—肾/膀胱—易发疾病防治” 2009年5月10日“治未病”高峰论坛系列专题讲坛第四期(福州)“体质—心/脑/小肠—易发疾病防治”;“治未病”高峰论坛系列专题讲坛第三期(广州、上海)    本期讲坛根据中医“肾脏”在“生、长、病、老、已”中的重要作用,围绕腰椎间盘突出症、慢性前列腺炎、慢性肾脏病、更年期综合症、咳喘、颈椎病、男子性功能障碍、女性不孕症、骨质疏松、膝骨关节病等10个疾病进行健康状态风险管理的讲座及相关展演活动。 ;思想基础 《管子·牧民》:“惟有道者能备患于未形也,故祸不萌。” 《周易》:“水在火上,既济。君子以思患而豫(预)防之。” 《老子·六十四章》:“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 上述防患于未然、防微杜渐的哲学思想,构成了《内经》“治未病”的思想基础。 ;形成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 《素问·八正神明论》:“上工救其萌芽,……下工救其已成,救其已败。” 《素问·刺热篇》:“肝热病者,左颊先赤。…脾热病者,鼻先赤 …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 《灵枢·逆顺》中云:“上工刺其未生者也,……故曰,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 《难经·七十七难》云:“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故日治未病焉。” ;发展 汉· 《金匮要略》:“适中

文档评论(0)

12345543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