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包头三十三中12-13学年下学期高一期中1考试历史(文)试题(附答案).pdf

内蒙古包头三十三中12-13学年下学期高一期中1考试历史(文)试题(附答案).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包三十三中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I考试 高一年级文科综合试题(文科) 命题:贺彩梅吕飞棋杨艳霞 审题:教科室 2013-4-2 历史部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 1 .《礼记》有“天子为藉千亩” “天子亲耕于南郊,以供斋盛”的记载,《礼经》有仲春“后率外 内命妇始蚕于北郊”的记载。汉朝以后逐步形成一 国家礼仪,皇帝和皇后常常在春季举行 “藉田 礼”和“亲蚕礼”。这表明 A.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 B.统治者关心百姓疾苦 C.统治者常能与民同乐 D.统治者“以民为本” 2. 我国古代的一些著作中多有关于农业的叙述,如《荀子•王制》 :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侦农 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 《吕氏春秋•上农》:”时至而作,竭时而止《齐民要术》:麦 黄 麻,麻黄 麦”.以上四则材料均反映了 A.中国古代农业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 B.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C.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尊重自然规律 D.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因地制宜 3. 《沈氏农书》中记载:“家有织户,织与不织,总要吃饭,不算工本,自然有赢。”这段话 反映了中国古代家庭手工业 A.与农业相结合,市场竞争力强 B.生产方式落后,效率较低 C.以营利为 目的,主要面向市场 D.生产成本较低,自给自足 4. 在西方人眼中,两千年前中国文明的“象征是丝绸,一千年前中国文明的“象征”是 瓷器,五百年前中国文明的“象征”是茶叶。这主要表明古代中国① 自然经济长时间内没有 根本性突破②东西方的交流渠道不畅通③古代手工业发展水平世界领先④古代中国对外贸 易一直居出超地位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②③④ 5. 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在“宋朝的黄金时代”的标题下写道:“除了文化上的成就 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 下列属于这场“商业革命”史实的是 A.流通铜贝 B. “市”突破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 C.大量的商业市镇兴起 D.生产领域出现工场手工业 6. 对史料进行研究,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据载,明代嘉靖以后,“徽俗十三在邑,十七 在天下”。说的是徽人十二三岁就要到城中当学徒,十七岁就要出去闯天下。根据该史料我 们可以推断 A.明代徽州地区商品经济发展的概况 B.明代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基本情况 C.明代徽州地区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程度 D.明朝地方政府对社会风俗变化所持态度 7. 明万历年间“瓷镇(景德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这一记载包含 的历史信息主要有①流动人口众多②制瓷业发达③官营手工业 占主导地位④出现资 本主义萌芽 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8. 史书记载:1872年侨商陈启源创办继昌隆缓丝厂,采用蒸汽机和传动装置,雇女工数百 人,“出丝精美,行销于欧美两洲,价值之高,倍于从前,遂获厚利。”以上材料说明继昌隆 埋丝厂 A.属于近代的民族工业 B.产品主要面向国内市场 C.实质是外国资本家在华创办的企业 D.没有跳出中国传统生产方式 9.1912年,中华民国工业建设会成立,它在《旨趣书》中说:“今兹共和政体成立,喟隅望 治之民,可共此运会,建设我新社会,以竞胜争存。而所谓产业革命者,今也其时矣!上述 材料说明 A.共和政体保证了国内的公平竞争 B.辛亥革命引发了中国的产业革命 C.民主共和激发了民众的爱国热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考试资料大全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