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感冒
名词解释:
时行感冒 感冒的一种类型,主要感受时行疫毒,病情重而多变,在一个时期一定区域内广泛流行,症候多相类似,且不限于季节,具有传染性。
伤风 伤风即感冒的俗称。为感受触冒风邪而导致的外感疾病,临床表现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脉浮为其特征。
简答题:
1)辨别感冒风寒证和风热证的要点是什么?
风寒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咽痒,涕清,痰清稀,舌质淡、苔薄白,脉浮紧
风热证:发热重、恶寒轻,汗出不畅,咽部红肿疼痛,涕黄浊、痰白稠或黄,舌边尖红,苔薄黄
2)感冒之邪主要入侵人体的途径有哪些?
2个:一是从口鼻而入,另一个是从皮毛而入。口鼻乃邪气入肺系之途径,邪从口鼻而入,则出现一系列鼻道和肺系的症状。皮毛是人体抵御外邪的屏障,皮毛得卫气和津液的温阳和滋润,从而发挥抵御外邪的卫表作用。若外邪入侵,皮毛的防御功能减弱,则由皮毛犯肺卫,在临床就产生一系列肺卫症状。
3)感冒的治疗应采取什么原则?
感冒的病位在卫表肺系,治疗上应因势利导,从表而解,宜采用解表达邪的治疗原则。①疏表达邪,分清辛温、辛凉;②寒热之象不显,可选辛平之剂;③寒热错杂,可温清并施;④有并发症和夹杂症者,随证处理;⑤体虚感冒当重扶正达邪
4)感冒可引发哪些变证?
感冒误治或失治如热毒蕴结咽喉,形成乳蛾,痈肿化脓;邪热壅肺,清肃失司,肺气上逆,导致咳嗽、喘证;外邪入里,变生火热,内博于心,耗伤心阴,则可并发心悸、胸痹;如热势鸱长,扰动心肝,发生神昏痉厥;如邪盛正损,甚至汗出如油、神疲肢冷、脉微欲绝,此为脱证,常危及生命。
3、论述题:
1.在感冒治疗中,如何理解《素问·刺法论》之“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论述?
外邪侵袭人体,是否引起发病,关键在于正气的强弱,正如《素问?刺法论》之“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提示正气不足或卫外功能一时性低下,常是决定性因素,但同时与感邪的轻重也有一定的关系
肺卫调节功能疏懈的常见原因:
1)气候突变,六淫肆虐,冷热失常,卫外之气未能及时应变,以致虚邪贼风伤人
2)生活起居不当,寒温失调,如更衣脱帽、贪凉露宿、冒风淋雨等外邪乘袭
3)过度劳累,耗伤体力,肌腠不密,营卫失和,因而感受外协。
4)因素体关系而致内外相引发病:①平素体虚,气血不足,正气虚弱,外卫不固,稍有不慎,吹风着凉则易感邪,如阳虚者易受风寒,阴虚者易受燥热,临床表现为虚体感冒。②肺有宿疾,肺卫调节功能低下,易招致外邪相引而发病,且易反复迁延。
由此可见感冒的发病除外感六淫,时行疫毒外,与人体自身的正气强弱有密切关系,特别在体虚感冒的发生中,正气的强弱盛衰与感冒发生的频率,临床症候的轻重密切相关。
4、要求学生背诵
1)《素问·刺法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2)《灵枢·百病始生》“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
(二)咳嗽
1、名词解释:
1)咳嗽 肺失宣降,肺气上逆作声,咯吐痰液,为肺系疾病的主要症状之一。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一般多为痰声并见,难以截然分开,故以咳嗽并称
2)外感咳嗽 六淫外邪侵袭肺系所引起肺失宣降,肺气上逆之咳嗽
3)内伤咳嗽 脏腑功能失调,内伤于肺所引起肺失宣降,肺气上逆之咳嗽
2、简答题:
1)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如何辨别?
外感咳嗽多为新病,起病急,病程短,常伴恶寒发热,头痛等肺卫表证;内伤咳嗽多为久病,常反复发作,病程长,可伴其他脏腑见证。
2)咳嗽的基本病理是什么?你是怎样理解:“咳嗽不止于肺,而亦不离乎肺”的?
咳嗽的基本病理是肺失肃降,肺气上逆。“咳嗽不止于肺”,是说咳嗽不仅是肺脏本身的病变造成的,而其他脏腑的功能失调影响及肺时,也可发生,如肝火犯肺、痰湿犯肺等等。“而亦不离乎肺”,是说无论是外邪或其他脏腑有病,都必须要累及肺脏,使其肃降功能失调,气机上逆时才会发生咳嗽。
3)咳嗽的治疗应注意什么?
治疗外感咳嗽,应祛邪利肺,治疗内伤咳嗽,应祛邪止咳,扶正补虚。具体要注意:①咳必治肺,但须注意整体治疗,内伤咳嗽与其他脏腑密切相关。例如痰湿咳嗽当燥湿化痰健脾;肝火咳嗽当泻肝顺气降火。②外感忌敛涩留邪,内伤防宣散伤正。③病情演变,应随证变法。④外感肺病用药常用祛风辛散之剂。
4)辨咳的特点
a.咳的声音
咳而急剧多为外感风寒或风热
咳声嘶哑,病势急而病程短者,为外感风寒或风热,病势缓而病程长者为阴虚或气虚;
咳声粗浊者多为风热或痰热伤津所致;
咳而声低气怯者属虚,洪亮有力者属实。
b.加重因素
饮食肥甘、生冷加重者多属痰湿;
情志郁怒加重者因于气火;
劳累、受凉后加重者多为痰湿、虚寒。
c.咳的时间
早晨咳嗽阵发加剧,连声重浊,痰出咳减,多为痰湿或痰热。
午后、黄昏、夜间咳嗽加重,咳声轻微短促,多为肺燥阴虚
夜卧咳嗽加剧,持续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