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医生如何做血培养.ppt

  1.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问题四: 标本须间隔多久采集? 标本须间隔多久采集? 对于非持续性菌血症,同时或短时间内采集2~3套血培养,因为体内巨细胞吞噬系统会在15~30 min内清除掉进入人体内的细菌 可疑急性心内膜炎患者要立即取血作血培养,30分钟内完成3套血培养的采集,采集后立即进行抗菌药的经验治疗。如果24小时内报告阴性,则继续采集2套血培养 可疑的亚急性心内膜炎患者每间隔30分钟至1h采集1套,连续采集3套标本。如果24小时内报告阴性,则继续采集2套血培养 问题五: 应该采集多少血液? 采血量(ml)与检出率的关系 Overall/Mayo 要采集多少血液? 采血量是影响灵敏度最关键因素 血培养物每增加1 ml,真性菌血症成年人微生物的检出率增加3% 一份标本2个瓶子,每瓶10 ml,共20 ml;要求至少采两份血,2份4个瓶子,共40 ml 要采集多少血液? 但并非越多越好,超过一定数量的采血量会稀释培养瓶内的肉汤,使肉汤无法有效中和血中的抑制物质(补体、抗体、抗生素) 血液与肉汤的最佳比例为1:4-1:10 问题六: 强调医护的沟通与合作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 哪一个瓶子应该首先接种? 如果用带翅的或蝶形的血液采集装置,血液首先装入需氧瓶,以免装置里的空气传送到厌氧瓶中 如果用注射器及针,首先接种厌氧瓶避免空气进入 如果抽取血液的量少于推荐量,血液应首先接种到需氧瓶里,因为多数菌血症是由需氧菌和兼性细菌导致的。另外,致病酵母样真菌和严格需氧菌(例如:假单胞菌)几乎都是从需氧瓶中培养出来的。剩余的血应该接种到厌氧瓶中 Baron, EJ., M.P. Weinstein, W.M. Dunne, Jr., P. Yagupsky, D.F. Welch, and D.M. Wilson.Cumitech 1C, Blood Cultures IV. Coordinating ed., E.J. Baron. ASN Press, Washington,D.C 2005 先采那种标本? 先采生化、凝血标本?先采血培养标本? 血培养对无菌操作的要求比注射、采集生化、凝血等其它标本要高 所以要最先采集血培养标本 夜班血培养怎么办? 4℃冷藏或放入35℃的温箱?还是室温下即可? 培养瓶夜班未能及时送到检验科,存在室温即可,不能冷藏也不能放入35℃的温箱,过夜不会对检测造成影响,但仍需尽快送检 冷藏可能导致对温度敏感的耐瑟氏菌等死亡 温箱会导致细菌进入生长对数期,从而错过检测的最佳时期 问题七: 怀疑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如何送培养 导管相关血行感染:筛选指征 在ICU病房内携带中心静脉导管超过48h,出现原因不明的发烧或低血压的患者,儿童出现低体温者 导管相关血行感染:送检方法 临床医生首先判断导管是否仍有保留的必要性 按导管保留与否分别采用不同的送检方法 送检方法:保留情况 采取至少2份血培养,其中至少1份来自外周静脉,并做好标志,另外至少1份则从导管中心或硅酮隔膜无菌采获,两个来源的采血时间必须接近(≯5min),各自做好标记 送检方法:不保留情况 从独立的外周静脉无菌采集2对血培养 无菌状态下取出导管并剪下5 cm导管尖端或近心端,交付实验室进行Maki半定量平板滚动培养或者定量培养(Following Vortex或超声降解) 什么是血培养? 血培养是一项实验室检查,从患者体内采血,并将其装入含有培养基的瓶中,以此来确定导致患者感染的微生物(细菌或真菌)是否已经侵入患者的血液。 完整的血培养过程包括: 收集样本 检测、分离并鉴定导致血流感染的微生物 为临床医生提供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血培养非常重要 菌血症和真菌血症 → 早期诊断 阳性血培养:证实有感染性的病原体→ 鉴定病原体 → 优化抗菌药物治疗 → 改善预后 血培养的临床意义 阳性血培养对确诊以下疾病很重要: 菌血症(金标准) 感染性心内膜炎 临床不明原因感染 假体植入后感染〔人工关节、人工瓣膜〕 静脉导管相关性菌血症 Sepsis 血培养帮助确定感染性病原,进行靶向治疗,减少死亡率 Hall KK, et al. Updated Review of Blood Culture Contamination. CLINICAL MICROBIOLOGY REVIEWS, Oct. 2006, 19(4); 788–802 血培养的临床意义——指示预后 健康人能在几分钟内将血中菌消失 病人则不能将病原菌控制在原发部位 医生未能将病原菌,如: 清除失败 引流不成功 死亡率与病原菌、药敏谱、基础病相关,亦即提供了预后信息 血培养的临床意义 按出现时间特点的菌血症的分类 BSOP 3715

文档评论(0)

178****444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