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现了最多的恐龙化石,但是你知道的可能不多.docVIP

中国发现了最多的恐龙化石,但是你知道的可能不多.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发现了最多的恐龙化石,但是你知道的可能不多 为什么中国恐龙化石领域研究成果那么多,而普通人知道的却很少?鸑鷟鹓鶵,拾人牙慧,手有余香 其实是这样的,我国恐龙化石资源十分丰富,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也成果斐然,但科普工作任重而道远。 首先是我国的恐龙化石资源和成果: 恐龙是陆地上的爬行动物,因此化石形成于当时的陆地,即所谓陆相沉积,而现今的绝大多数化石发掘也在陆地上,因此恐龙化石资源的丰富需要当时和现今广泛的时间内均是陆地。而我国中生代(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大多都是陆相盆地发育 ,地层连续 ,恐龙化石埋藏丰富,例外也是有的,比如福建地区。 相对而言,北美缺失侏罗纪早期地层及恐龙化石 ; 南美缺少晚侏罗世恐龙化石 ;欧洲中生代晚期是海相地层(即在海里泡着,因此欧洲在白垩纪地层大量发现海相沉积的白垩,这也是白垩纪名称的由来,但陆相沉积的我国则少见白垩) ,地层不连续 ,化石分布零星 ; 非洲大陆地层虽好 ,但化石点分散 ,而且晚期恐龙化石贫乏。大洋洲和南极洲则部分过于偏远不易发掘,古新西兰又大部分沉入海中。这是地质条件上的优势。 而细说到具体的区域,我国侏罗纪恐龙的宝库集中于四川,其中,四川自贡是世界知名的恐龙化石发掘地,自贡恐龙博物馆直接建在发掘原址,是世界级的恐龙博物馆。 白垩纪恐龙则辽宁、内蒙居多,而在辽宁则发现了一大批恐龙与鸟类演化有关的化石,其中最有名的就是以中华龙鸟(下图,图片来源于中国地质博物馆,化石收藏并展出于中国地质博物馆)为代表的一系列发现。这些世界级的发现极大的拓宽了全世界古生物学对于恐龙与鸟类演化的认识,与澄江古生物化石群可以并列我国古生物在世界上位居前列的重大发现。 其典型特征就是化石上覆盖的羽毛: 我国先后发现的恐龙遗体化石达到 100 多个属 ,160 多个种 ,占了世界上已发现属种的 17%,其中蜥臀目(更接近于其他爬行动物,如蜥蜴、鳄鱼) 包括: (图片来源,剪辑自中国古动物馆,我国恐龙馆的常设方式,一只巨型的蜥脚亚目和一只追逐的兽脚亚目,事实上两者的确在侏罗纪处于捕食和被捕食的关系) 蜥脚亚目 21 属 32 种(就是通常的那些个头最大的恐龙,我国知名的有马门溪龙、黄河龙、查干诺尔龙等,其中马门溪龙发现的最早,种类最多,发掘数量多,体型约长 20 米,是我国各类有古生物化石展出的博物馆中的重头戏,如中国古动物馆、北京自然博物馆、上海自然博物馆、大连自然博物馆), 原蜥脚类 7 属 8 种(巨型蜥脚类的祖先,如我国自行发现的最早的一类恐龙,位于云南的禄丰龙,图片来源北京自然博物馆) 兽脚亚目 44 属 53 种(通常所说的肉食类恐龙,我国知名的有霸王龙、永川龙,也是博物馆里的常客,下图为和平永川龙,图片来源 自贡恐龙博物馆 ); 鸟臀目包含: 鸟脚亚目 14 属 15 种(如巨型山东龙、棘鼻青岛龙,前者收藏于中国地质博物馆,下图为后者,1980 年位于中科院古脊椎所,图片来源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剑龙亚目 7 属 8 种(如沱江龙,图片来源北京自然博物馆), 甲龙亚目 8 属 8 种,角龙亚目 7 属 8 种(我国的鹦鹉嘴龙和原角龙,即各类角龙的祖先的发现数量异常丰富)。 并先后发现的恐龙蛋化石约为 19 属 67 种, 恐龙足迹化石也已经达到 43 属 69 种,是世界上产出恐龙化石最多的国家之一。 这对于一个自主恐龙考古不过 70 年的国家,已经是很大的成就了。 接下来是恐龙类的科普,我国的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展品和实力并不亚于世界其他同行,大型恐龙发掘地,如自贡、汝阳、诸城均建有大型博物馆和相关游乐设施,常州等非典型恐龙场地也有大型恐龙园。不过依然影响力不大。 个人认为有以下一些方面: 1.科研和科普分家,尽管南古北古都有对外展出的部分,但科研明显与科普过于分离,偏向论文、成果类,并没有多少科普导向。这与思想方式,资金分配等多方面都有原因; 2.宣传理念 影视作品上,这些年诸如北古也推出了一些古生物纪录片,比如上述提到了辽宁的一系列发现,其中的热河古生物群。不过加工程度仍然有差异,通常的纪录片以观众为出发点,寻找适合拍摄的研究题材,整合起来,面向广大受众,而这里以研究方向为出发点,为此题材拍摄纪录片,略显为宣传而宣传,使得受众不够大,更多的就是面向古生物爱好者。 实体展馆旅行设施上,事实上这些博物馆和恐龙园大多只具有范围不大的区域性影响力,并没哟开发成一个影响力大的景点。 至于恐龙周边之类的产品,模型通常都是烧钱的爱好,这与我国国民收入有关,就好比乐高在全世界几乎一个价格,但对于中国来说还是略显昂贵; 3.宣传角度 我所见到的我国的恐龙类宣传书籍、影片,大多都只讲中国的部分,没有形成完整的恐龙体系架构,没有去兼容世界各地的恐龙。因此读取的恐龙知识框架还是欧美的,使得不少

文档评论(0)

139****797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