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赏析《琵琶行》中的环境描写
香山居士一曲《琵琶行》传唱千载而不衰,人们大多或为其中传神的音乐描写所折服,或为“天涯沦落”的感怀而唏嘘不已,其实这首诗中着墨不多的三处环境描写也是各取其妙,十分精彩,但是这些经典描写却常常被人们忽略。
第一处是开篇第一句。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先写送别之事,然后以景衬之。事是此句的魂,景则是此句的韵。
“枫叶”“荻花”俱是秋的标志。“枫叶”又称“霜叶”,据其秋日因霜染红而得名,杜牧便有“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句子.但这叶子虽红却透着秋日的清寒,因此“枫叶”常用来表达凄冷、悲伤的情感。张继《枫桥夜泊》中就有一句诗“江枫渔火对愁眠”,由此可见唐时南方江边码头常能见到枫树。而荻花更是水边特有之物,状似芦苇,秋日飞花江上,因此具有飘泊之感。
“秋瑟瑟”形容的是风吹枫叶荻花的声音,这是以声写形的妙笔,耳闻其声,秋风中枫叶簌簌欲坠,荻花飘荡飞舞之景也便历历在目了。
“枫叶荻花”与“秋瑟瑟”并不构成完整的句子形态,连词、介词、动词都被省略,宛如挥洒自由的写意,不粘不滞,由象而生境,境生于象又超乎象。一句“枫叶荻花秋瑟瑟”遂将“天涯人”的飘泊零落衬托得更加孤苦凄凉,形象鲜明,可说是在叙事之中平添了几分画意。
第二处是第一段的第三句“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原本俱是天涯沦落之人,又无管弦助兴,更添谪居之痛,因此说“醉不成欢惨将别”。别离之痛难遣,着一"惨"字,原已明了,但紧接着一笔环境渲染“别时茫茫江浸月”以“茫茫”二字将这惨痛之情弥满到整个江面。
当然“别时茫茫江浸月”这句中最奇的要算是“浸”字。
按照常理月光投射到江面,江水应是倒映着月影,因此常规的说法应是“别时茫茫江映月”。“浸”改成“映”虽说符合事理了但却觉得失去了韵味,这是什么原因呢?
初唐的王昌龄有两首送别诗也写到了"江月",一首是《送李十五》,其中有一句是“天长杳无隔,月影在寒水”,另一首是《送刘十五之郡》,其中也有一句很相似的句子“扁舟事洛阳,窅窅含楚月”。“月影在寒水”一句中的“在”和“窅窅含楚月”中的“含”就都有蕴于其中的意思,是“江浸月”的雏形。原来古人写景重在写意,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以我观物则物皆着我之色彩”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这一句"别时茫茫江浸月"写的是作者眼中之景,更是作者心中之景。
“江浸月”正是沦落人“惨别”之苦难遣难抑的复杂心境的写照,正是所谓情景交融的妙笔,岂是“江映月”的平板描画所能替代的呢?
第三处是第二段的最后一句“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
这处环境描写出现在琵琶女一段动人的演奏之后。此段中乐天先生极尽描写之能事来渲染这段演奏:以声绘声,如“大珠小珠落玉盘”的佳句;以形绘声,如“幽咽泉流冰下难”的妙笔;以无声衬情韵,如“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绝唱。演奏如此,效果如何呢?仅一句“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
“东船西舫悄无言”写的是听众沉浸在音乐之中,因此舫船之间悄无声息,这是听觉方面的描写;“惟见江心秋月白”则是视觉方面的描写:但无论是听觉方面还是视觉方面都给人以余音绕梁之感,可以说是得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妙处.
“惟见江心秋月白”既是听琴时的环境又是听琴者的心境,其中“惟”字与“白”字用得尤其出色。
“惟”字表面是视线集中,形成特写画面,实则是听者心无旁鹜,沉于乐曲之中的单纯心境的写照。
“白”写的是月光清辉,也是听者心境清明的写照,又与前文“举酒欲饮无管弦”时“江浸月”的凄清难遣形成呼应,由此显现琵琶女雅乐之功效。
以上分析的三处环境描写都是情景交融的好范例,多吟咏,多体会,多分析这样的句子就会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就会提升学生对祖国语言的审美感悟水平.
文本细读的内涵及方法
摘要:目前,阅读教学中存在着学生阅读文本浅表化、粗略化的现象,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回归文本细读。文本细读是课堂教学的前提,是课堂教学的精彩之源。本文分析了文本细读的内涵并介绍了文本细读的方法。关键词:文本细读;内涵;方法;注意点作者简介:沈娟,任教于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第一中学。??????? 一、文本阅读的问题??????? 阅读教学中,学生阅读文本一般要经过四个层面:一是基本内容,即写的是什么;二是思想情感,即表达了什么;三是深刻而丰富的内涵,即语言文字背后的东西;四是语言表达,即怎样写的。从实际情况看,大部分的教学能达到第一、二个层面,少部分的教学能真正进入第三、四个层面。??????? 那么如何引领学生走进第三、第四个层面?从阅读方法上讲,第一、二层面用粗读法即基本可以达到,而第三、四层面则只有细读文本才能达到。而目前的课堂阅读教学,恰恰存在着学生文本阅读浅表化、粗略化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工程造价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pptx
- 公路工程承包人用表总汇.doc
- 公路工程现场检测记录表.pdf
- 公司员工办公管理制度.docx
- 工伤保险待遇报销接收材料登记表范本.doc
- 护士长工作手册2020.doc
- 环保行业资格证书报考条件.doc
- 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重点任务工作台账.doc
- 加氢精制和加氢裂化介绍.doc
- 教师个人一年工作总结.doc
- 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 天气虽冷有温暖 测试卷附参考答案【考试直接用】.docx
- 牛津译林版七年级上册Unit 5 Let’s celebrate Reading I 课件(共15张PPT).pptx
- Module 11 Body language复习课件17张2025年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下册(含音频+视频).ppt
- 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 天气虽冷有温暖 测试卷附参考答案【综合题】.docx
- 美式风格家居设计方案.docx
- 员工利润分成合同协议.docx
- 发酵制药技术知到智慧树期末考试答案题库2025年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docx
- Module 11 Body language Unit 3 Language in use课件(共外研版七年级下册)(含音频+视频).ppt
- 企业供应链与高质量创新溢出效应.pptx
- 发展经济学知到智慧树期末考试答案题库2025年内蒙古大学.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