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病理生理 主要的病理生理变化为直接入侵的病毒对脑组织的破坏。 脑组织、脑膜弥漫性充血、水肿、血管周围有中性粒细胞浸润,胶质细胞增生及局部出血性软化坏死灶。 除此之外,免疫反应可导致神经脱髓鞘病变以及血管及 血管周围损伤。 * 临床表现 一、前驱症状 精神淡漠 发热 头痛 食欲减退 咽痛、流涕 呕吐、腹泻 * 神 经 系 统 症 状 颅内压升高症状:头痛,喷射性呕吐,小儿前囟饱满等。这是由于脑血管充血,蛛网膜下腔渗出物堆积,蛛网膜颗粒因脓性渗出物阻塞而影响脑脊液吸收所致,如伴有脑水肿,则颅内压升高更加显著。 ?脑膜刺激症状 :颈项强直 ,Kernings征(克氏征;屈髋伸膝征)阳性,是由于腰骶节段神经后根受到炎症波及而受压所致,当屈髋伸膝试验时,坐骨神经受到牵引,腰神经根因压痛而呈现阳性体征。? 颅神经麻痹:由于基底部脑膜炎累及自该处出颅的Ⅲ,Ⅳ,Ⅴ,Ⅵ,Ⅶ对颅神经,因而引起相应的神经麻痹征。 脑脊液的变化:压力上升,混浊不清,含大量脓细胞,蛋白增多,糖减少,经涂片和培养检查可找到病原体。脑脊液检查是本病诊断的一个重要依据。 * 并发症 脑积水:由于脑膜粘连,脑脊液循环障碍所致; 颅神经受损麻痹:如耳聋,视力障碍,斜视、面神经瘫痪等 脑底脉管炎致管腔阻塞,引起相应部位脑缺血和梗死 * 辅助检查 1.脑脊液检查:多数压力增高,外观清亮,白细胞总数为10~300 ×106/L ,病初可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以后以淋巴细胞为主,蛋白质大多数正常或轻度增高,糖含量正常。脑脊液直接涂片无细菌发现, 疱疹病毒脑炎脑脊液中可有红细胞。部分病例脑脊液常规正常。 2.病毒学检查:发病早期应收集大便、咽分泌物和脑脊液等作病毒学检查。 3.影像学检查:头颅CT可发现脑水肿,脑软化灶等。 4.脑电图检查:表现为弥漫性慢波、阵发性高波幅慢波或弥漫性高波幅慢波,与病情呈平行关系。 *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 主要根据临床表现、脑脊液和病毒学检查,结 合脑电图变化。 (二)鉴别诊断: 1.? 化脓性脑膜炎 2.结核性脑膜炎 3.?脑肿瘤 4.Mollaret复发性无菌性脑膜炎 5.中毒性脑病 * 鉴别诊断 涂片墨汁染色或培养可见隐球菌 110 降低 增高(常2.0) 500 1+~3+ 不太清 高 隐球菌脑膜炎 病毒血清学试验或培养可阳性 正常 正常 正常或稍增高(1.0) 300, 淋巴为主 +-~2+ 清或不太清 正常或较高 病毒性脑膜炎、脑炎 涂片可找到抗酸杆菌,培养结核菌可阳性 110 降低 1~5 25~500 淋巴为主 1+~3+ 不太清(毛玻璃样) 较高,阻塞时低 结核性脑膜炎 涂片、培养可发现细菌 110 明显 降低 1~10 500~1000 中性为主 2+~3+ 浑浊 高 化脓性脑膜炎 110~127 2.8~4.2 0.2~0.4 0~10 _ 无色透明 60~160 正常 其他 氯化物(mmol/L) 糖(mmol/L) 蛋白(g/L) 白细胞数(×10e6L) 潘氏试验 外观 压力(mmH2O) 疾病 * 治疗原则 主要治疗原则包括: 1.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与合理营养供给。对营养状况不良者给予静脉营养剂或人血白蛋白(白蛋白)。 2.控制脑水肿和颅内高压。 3.控制惊厥发作及严重精神行为异常。参见“癫痫”节中癫痫持续状态的抢救。 4.抗病毒药物?阿昔洛韦(无环鸟苷),每次5~10mg/kg,每8小时1次。或其衍生物更昔洛韦(丙氧鸟苷),每次5mg/kg,每12小时1次。两种药物均需连用10~14天,静脉滴注给药。主要对单纯疱疹病毒作用最强,对其他如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EB病毒也有抑制作用。 病毒性脑膜炎由柯萨奇或埃可病毒所致者,一般采用激素地塞米松(氟美松)静脉滴注以控制炎性反应,成人剂量为15mg/d,儿童酌减。早期适量应用甘露醇及呋塞米(速尿)脱水剂可减轻脑水肿症状。当考虑尚难排除单纯疱疹病毒或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者,应及时应用抗病毒制剂。对发生呼吸困难,吞咽障碍及抽搐的患者应对症采用呼吸机,鼻饲饮食及药物处理。 * 护理诊断 1、发热:与病毒血症和脑部炎症有关 2、急性意识障碍:与疾病累及神经系统有关 3、疼痛:头痛与颅内压增高脑炎刺激征有关 4、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长期卧床有关 5、有拔管的风险:与疾病所致患者意识障碍有关 6、潜在并发症:颅内压增高 7、营养失调:摄入不足,低于机体需要量 * 护理措施与评价 P:体温过高 I:每4小时监测体温一次,体温高于38℃及时的给予物理降温且每小时监测体温至正常,必要时遵医嘱使用药物降温,出汗后及时更换衣服被褥。 O:患者体温基本维持正常,发热后能及时降温无持续的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