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9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附答案)和高考满分作文:多
一点幻想(两篇)
2018-2019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模拟测试卷
语 文 (B)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
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 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
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
题区域均无效。
3. 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
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卷阅 题
一、现代文阅 (36分)
(一)(2018-2019学年高二下期中考)论述类文本阅 (本题
共3小题,9分)
阅 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题画诗和咏画诗
周金标
顾名思义,题画诗是题于画面之诗,诗情画意,相得益彰,这是
狭义的题画诗。但 “题”字亦有品评之意,后人在讨论题画诗时,
较多使用广义的内涵,将品评画作之诗和题于画面之诗统称为题
画诗,其实这是不妥的。确切地说,品评画作之诗应当称为咏画
诗,它与题于画面的题画诗有诸多区别,不可不辨。
唐宋时期的李白、杜甫、苏轼、黄庭坚等,写作了大量歌咏绘画
的诗作,沈德潜认为杜甫对题画诗有首创之功,他在《唐诗别裁
集》中说:“(杜甫)题画诗开出异境,后人往往宗之。”但杜
甫等人的诗歌并未真正题于画面,只是咏画诗。现存题画诗真迹
最早的大概是宋徽宗赵佶的作品,其《芙蓉锦鸡图》《腊梅山禽
图》空白处各题有绝句一首,但这在宋代也是偶一为之罢了。文
人画兴盛于元代,文人而兼画家,自画自题,题画诗随之而兴。
唐宋以来诗画分途的局面,在元代尤其是元末彻底改观。到了明
清,题画诗进入繁荣期,几乎是无画不题,数量之多,远超唐宋。
咏画诗一般采取尊题手段,赞美画作,以逼真传神为最高境界。
杜甫咏画就常常以画为真,疑画物为真物,又用真物衬托画物,
渲染画物的逼真效果。如《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堂上不
合生枫树,怪底江山起烟雾” “悄然坐我天姥下,耳边已似闻清
猿”,这种手法为后人继承,如黄庭坚《题宗室大年画二首》其
二:“水色烟光上下寒,忘机鸥鸟恣飞还。年来频作江湖梦,对
此身疑在故山。”也是疑画作真,忘情赞美。
咏画诗一般从画外入题,逐渐过渡到画面,表明观画缘起和自己
的观众身份,否则显得突兀,易致 者茫然不知所云。如杜甫《画
鹘行》“高堂见生鹘”,苏轼《王维吴道子画》“何处访吴画?
普门与开元”等,或开门见山,或旁敲侧击,亮出自己观画者的
身份。此后对画面或作精细描写,或作概要提示。而题画诗直接
题于画面,两者水乳交融。
咏画诗和题画诗一般均描写画意,借画言志,但在内容方面有所
不同。题画诗一般负有解说或伸展画意的任务,这是题画诗的天
职,也是其天然局限,有点类似命题作文,无论如何超脱,却不
能天马行空,离题万里。而咏画诗没有如此顾忌,诗人往往尽情
挥洒,既可在空间上 “视通万里”,亦可在时间上 “思接千古”;
既可全篇照应画面,亦可随心所欲,“攻其一点,不及其余”,
这种优势是题画诗所不具备的。如苏轼《惠崇春江晚景》其一则
从画面引申出“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朴素哲理。一句话,咏画诗
只是借他人之图画,抒一己之怀抱。而题画诗在于谨守本分,老
老实实为画面添彩,且多数题画诗又可以补充并深化画面的意
蕴,郑板桥自题《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衙斋卧
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诗歌内容已大大超越画意。
从篇幅看,咏画诗海阔天空,篇幅不限,如杜甫咏画诗多长篇七
古或歌行。而题画诗则强调“不侵画位” “不伤画局”。传统文
人画在创作伊始就要考虑留白,“留白”既是“知白守黑”的需
求,也是方便自己日后有感而题,或是考虑他人或后人收藏时的
题跋和铃印。而传统画的留白大小和位置,决定了题画诗一般不
可能是长篇大作,即所谓“客不欺主”也。所以明清时期的题画
诗大多为绝句或短诗。
(摘编于 “中国青年网”,有删减)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 论者多将题画诗和咏画诗混为一谈,而作者认为,两者有诸
多不同,需要好好分辨。
B. 题画诗的发展经历了一个过程,开始诗画分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