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高血压病病因与防治.ppt

  1. 1、本文档共7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血压病注意之自我管理 1、定期测量血压,1-2周应至少测量一次 2、治疗高血压应坚持“三心”,即信心、决心、恒心,只有这样做才能防止或推迟机体重要脏器受到损害 3、定时服用降压药,自己不随意减量或停药,可在医生指导下及现病情加予调整,防止血压反跳 4、条件允许,可自备血压计及学会自测血压 5、随服用适当的药物外,还要注意劳逸结合、注意饮食、适当运动、保持情绪稳定、睡眠充足。 高血压病注意之自我管理 6、老年人降压不能操之过急,过低或者过急会影响心、脑血管供血。高压宜控制在140-150mmHg为宜,可以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7、老年人及服用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阻断药(又叫影响肾上腺素能神经介质的药物。主要通过影响儿茶酚胺的储存及释放产生降压作用。代表药物有利血平、胍乙啶及降压一号。)的要防止体位性低血压; 高血压患者的性生活要注意以下几种情况: 1).根据病情安排性生活: Ⅰ期高血压,指高压达到高血压病标准,但也可以降到正常或正处于正常边缘,不存在因高血压引起心、脑、肾等并发症,可以像正常人一样过性生活。 Ⅱ期高血压,指血压达到高血压标准,已有轻度心、脑、肾等并发症,则必须在药物的保护下有节制地进行性生活。 Ⅲ期高血压,指血压明显升高,持续不下降,而且有明显的心、脑、肾等并发症,应该停止过性生活。 高血压患者的性生活要注意以下几种情况 2)、酒后禁止立即进行性生活; 3).性生活次数不宜多,以1~2周一次为宜,且性交时不宜过分激动,性交动作不宜激烈,性生活时间不宜太久。 4).万一性生活中出现头痛、头晕、眼花等现象时,应立即停止,不能勉强进行,事后及时加服一次降压药。血压不稳定及有上升趋势时不应进行房事。 高血压患者的性生活要注意以下几种情况 5).利血平、胍乙啶、甲基多巴、速尿、安体舒通、心得安等降压药有可能诱发阳痿,服药期间如出现阳痿现象,最好将性生活暂停一段时间,在医生指导下撤换药物后再恢复性生活。高血压患者的性功能障碍发生率较高的原因之一是因病人对自己血压高所产生的焦虑所致;原因之二是动脉粥样硬化对生殖器官的血压造成的影响;此外还有大约10%~15%是因为应用抗高血压药物的副作用引起的。 高血压病人为啥要按时就医 1、高血压是血管系统的综合病变,对于每个个体来说,降压标准是不一样的,比如已经发生了心、脑、肾损害的高血压病人要求血压降得比别人更低些,治疗期间还要观察这些器官的功能有没有改善或者继续发展。有利于医生对你的病情作出准确的判断,以便于调整治疗方案。 2、二是为了监测患者所服药物的毒副作用。因为有些降压药物,如利尿剂可能会影响患者的血脂、血糖和血尿酸的代谢,还会引起患者体内钠、钾等离子的变化而影响健康。因此长期服药的患者应定期检查血糖、血脂和血尿酸,必要时测血生化。 3、加强医患交流,增强患者对降压治疗的依从性,及时发现各种不良反应和并发症,调整用药方案,更好的使血压处于受控、在控状态。最好定期将自己的血压表与医院的血压表校对一下,确保自己的血压表处于“合格”状态。 高血压病人之生活规律 1、高血压病人应该做到定时就寝、按时起床,按时进食、活动、学习和工作,按照自己的“生物钟”节律来作息和活动,这样才有利于健康及预防高血压并发症(如脑出血、脑血栓)的发生。 2、要保证每天充足的睡眠,一般每天7—8小时,老年人可适当减少至每天6—7小时;中午最好略睡片刻,高血压病人午后小睡片刻,可以减少脑出血发生的机会。 高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 类 别 收缩压 (mmHg) 舒张压(mmHg) 正常血压 <120 <80 正常高值 120~139 80~89 高血压: ≥140 ≥90 1级高血压(轻度) 140~159 90~99 2级高血压(中度) 160~179 100~109 3级高血压(重度) ≥180 ≥110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140 <90 较原来血压(成年人) 上升≥20 中国常见疾病死亡率排行 1、恶性肿瘤:24.55% 2、脑血管病:23.73% 3、心血管病:23.55% 4、呼吸系统疾病:10.67% 5、损伤、中毒:4.18% 6、消化系统疾病:3.10% 7、内分泌、营养代谢系统:2.66% 8、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