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原穴(十二原穴)
原穴是脏腑的原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十二经脉在
腕、踝关节附近各有一个原穴,合为十二原穴。阴经的原穴
即本经五输穴的输穴,阳经则于输穴之外另有原穴。 原穴
在临床上,可以治疗各自所属脏、腑病变,也可以根据原穴
的反应变化,推测脏腑功能的盛衰。 原穴定义
原,含本原、真元之义。原气来源于脐下肾间,是人体
生命的本源,是维持生命活动最基本的动力。原气通过三焦
输布于全身脏腑、十二经脉,其在四肢部驻留的部位就是原
穴,由此可见原穴在人体的重要性
源流
十二经脉在四肢部各有一原穴。 《难经·六十六难》阐述
原穴的意义说: “脐下肾间动气者,人之生命也, 十二经之根
本也,故名曰原(气) 。
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上焦、中焦、下
焦),经历于五脏六腑;原者、三焦之尊号也,故所止辄为
原(穴),五脏六腑之有病者皆取其原(穴)也。”这是指原
穴关系到原气, 原气来自“脐下肾间”,通过三焦散布于四肢,
当其驻留的部位就称原穴。
《灵枢。九针十二原》 :“五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十
一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在矣。”近代
对经络的研究,也常以原穴作为本经的代表穴。
《灵枢·九针十原》所说的十二原, 是指两侧阴经 (五脏)
的原穴再加上腹部“膏之原”(原称“膈之原”)鸠尾和“肓之原”
气海(脖映) 。至《难经》以后,才列举十二经的全部原穴。
其中阴经的原穴与五腧穴中的“输”穴相同, 旧经则另有专穴。
穴位
胆经——丘墟; 肝经——太冲; 小肠经——腕
谷; 心经——神门; 胃经——冲阳; 脾经——
太白; 大肠经——合谷; 肺经——太渊; 膀胱
经——京骨; 肾经——太溪; 三焦经——阳池;
心包络同属丁——大陵。
①五脏及膏肓的十二个原穴。 即肺之原太渊, 左右各一;
心之原大陵,左右各一;脾之原太白,左右各一;肾之原太
溪,左右各一;肝之原太冲,左右和一;膏之原鸠尾;肓之
原脖胦 (气海)。十二原穴主治五脏六腑的疾病。 (出《灵枢·九
针十二原》)
②五脏、心包及六腑的原穴,见《难经·六十六难》 。参
见原穴条。
又 十二原(穴)
原即原穴。原穴是脏腑原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十二原
穴,其意有二。
⑴指分布在人体手腕与足踝之间及以下、胸、脐等处的
十二个原穴,即五脏输穴和膏、肓的十二个原穴。
具体指双侧的: 太渊 2 个(肺脏之原穴) 、 大
陵 2 个(心脏之原穴→实指心包之原穴) 、 太冲 2 个 (肝
脏之原穴) 、 太白 2 个 (脾脏之原穴)、 太溪 2 个 (肾
脏之原穴)、 鸠尾 1 个(膏之原穴) 、 脖胦 1 个(肓
之原穴)。
《灵枢·九针十二原》云:“阳中之少阴,肺也,其原出
于太渊,太渊二;阳中之太阳,心也,其原出于大陵,大陵
二;阴中之少阳,肝也,其原出于太冲,太冲二;阴中之至
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