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高中三年级 古代诗歌的表现手法(联想想象和虚实).ppt

语文人教版高中三年级 古代诗歌的表现手法(联想想象和虚实).ppt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语文人教版高中三年级 古代诗歌的表现手法(联想想象和虚实) * * * * * * * * * * * 诗歌中的表现手法——建立概念要宽泛 ·概念:表现手法也可以称之为表现方法,凡能使文章整体或部分产生鲜明强烈印象,达到感染读者的艺术效果的手段或方法,都可称之为表现手法。 ·注意:在高考的实际考查中,往往把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中具体的描写方式和抒情方式也纳入其中,如正侧面结合、动静结合、白描、细节描写、工笔描绘、渲染、烘托(描写类手法);借景抒情、触景生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寓情于事、直抒胸臆(抒情类手法) 常见的表现手法感知——作品为例 借景抒情类作品 枫桥夜泊 【唐】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情境交融类作品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语文人教版高中三年级 古代诗歌的表现手法(联想想象和虚实) 托物言志(借物抒怀)类 主要体会象征的手法 卜算子·咏梅〖南宋〗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虚实结合 主要感知想象、联想 由可见之于未见; 由实在之景之于想象之景; 由眼下之于将来; 由自身设想对方; 由虚幻/梦境之于现实; 由形象之于情理 虚实结合类诗歌举例(一) 《水口行舟》(宋·朱熹) 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 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水多。 ·写舟行江上,是见闻实景;风雨总是暂时的,风浪总会平息,青山绿树总是永恒,一切美好事物的生命力终不可遏。诗人在绘景叙事(实)中蕴含了人生的哲理(虚)。形象之于事理。 虚实结合类举例(二)自身→对方 《踏莎行》(宋·欧阳修)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上阙写实,以初春景象反衬离愁别绪。 ·下阙设“行人”想妻子凭栏远望,思念“行人”之象,妻子望春山不尽,行人已望不到,写出了妻思夫,夫想妻的场景。虚实相生,将离愁别绪抒发得淋漓尽致。 语文人教版高中三年级 古代诗歌的表现手法(联想想象和虚实) 虚实结合类举例(三)可见——未见 绝句四首(其三)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千秋雪”言时间久,“万里船”言空间广。诗人身在草堂,而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胸襟何等开阔!诗句的空间感和时间感运用巧妙,使人觉得既在眼前,又及万里;既是瞬间观感,又通连古今甚至未来;既是写实又富于想象。 关于想象和联想(由实而虚) 联想与想象体现了“诗之境阔,词之言长”,诗词极其精炼,以少量的字词包孕丰富的含义,以含蓄的点拨给人以自由想象。联想和想象是诗词艺术的翅膀,同时又是诗词鉴赏的触媒。作者凭借它来精骛八极、神游万仞,读者凭借它来填补诗人留下的空白,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从而寻求诗句之外所包含的无尽韵味。 语文人教版高中三年级 古代诗歌的表现手法(联想想象和虚实) * * * * * * * * * * *

文档评论(0)

pwk115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040033240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