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女性小说的发展及特点 20世纪20年代初,“五四”时期开始相继出现一批女作家如庐隐、冰心、陈衡哲等 20世纪30——40年代,以丁玲、萧红、张爱玲为代表 1949——1966年,在战争、家庭一类社会性、革命性主题下,中国女作家作品呈现“中性化” 文革以后女性创作开始重新复舒 第二次先学后教:浏览课文,整体感知。 第三次先学后教:探究课文,品味感悟。 思考与探究: 3、探究主旨 本文作者回忆了童年在祖父后花园的无拘无束的自由生活,表现了亲近自然万物,亲近小生命的幸福与快乐,寄托了对故乡的怀念,对自由纯真的生活的向往。 老师寄语: 童年是什么?是串风铃,是树上的蝉,是水中的蛙,是牧笛的短歌, 是伙伴的迷藏……..总之,童年是无忧无虑的,幸福美好的。 每当我们绘声绘色的回想起童年时代的趣事时,每个人嘴角边总是 笑纹不断,脸上总泛起红润的光彩。毕竟,那里五彩斑斓、令人回味,快乐无限, 那往事就像潺潺的流水声在我们心中萦绕,一旦迸发便是那么滔滔不绝……..同学们,让我们共同聆听、回味《童年》的歌声吧! * * 呼兰河传 (节选) 萧红 走近萧红 整体感知 现代小说家。呼兰县人。 1911年6月2日出生于地主家庭,中学时代喜爱绘画和文学,因反抗包办婚姻离家出走。 1932年在哈尔滨与萧军相识,并与萧军合著小说散文集《跋涉》 萧红(1911~1942) 关于作者 在鲁迅的关怀与扶持下,萧红成为30年代文坛上活跃的女作家。她的代表作品《生死场》,列入鲁迅主编的“奴隶丛书”,1935年12月出版,鲁迅亲自校阅并写了序言。 1940年12月20日,萧红在寂寞、苦闷怀旧的心情中,写完了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 民 国 四 大 才 女 之 一 萧红(1911─1942) 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黑龙江省呼兰县人 原名张迺莹,“萧红”是她发表《生死场》时使用的笔名,另有悄吟,玲玲,田娣等笔名。 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 民国四大才女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传奇性人物,她有着与女词人李清照那样的生活经历,并一直处在极端苦难与坎坷之中,可谓是不幸中的更不幸者。然而她却以柔弱多病的身躯面对整个世俗,在民族的灾难中,经历了反叛、觉醒和抗争的经历和一次次与命运的搏击。 主要作品 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中篇小说:《生死场》《马伯乐》 短篇小说:《三个无聊人》 《王阿嫂的死》 《后花园、祖父和我》 散文:《天空的点缀》 《失眠之夜》 《在东京》 《火线外二章:窗边、小生命和战士》 《饿》《回忆鲁迅先生》 《桥》 小说里有活泼的“我”和慈爱的祖父,显示出一点天伦之乐,但这里更有着悲苦的人生。可以说,它实际上是沉默的国民灵魂的别传。 《呼兰河传》是一部回忆性、自传性的散文体小说。 作者以她惯用的散文手法, 较真实地写出儿时难忘的记忆。 它再次打破了以人物为中心的传统小说模式,而以呼兰河城的公众生活和环境为中心,辐射出生活的种种方面,它是为整个小城的人情风习作传。 关于作品 茅盾先生评价《呼兰河传》是:“一部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别具一格的“萧红” 萧红作品虽没直接描述她的经历,却使她在女性觉悟基础上加上一层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理解。她把“人类的愚昧”和“改造国民的灵魂”作为自己的艺术追求,她是在“对传统意识和文化心态的无情解剖中,向着民主精神与个性意识发出深情的呼唤”。 萧红的小说具有鲜明而独特的文体特征,创造了一种介于小说、散文和诗歌之间的文体风格,一方面延续了废名以来小说诗化、散文化的风格,进一步促进了现代小说观念的更新,另一方面则以其独特的文体风格和悲剧性主题形成了一种独具意味的艺术世界。这种文体风格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别具一格的“萧红体” 诗意之美 :诗意之美是“萧红体”小说最显著、最潜在的美质。抒情主体自我形象的存在,构成了富于抒情气息的情境、氛围,形成了小说常有的诗意美。 “非常”的语言:用自然的陌生语言(儿童语言)描写熟悉的世界,使其语言新鲜自然、稚拙浑朴,别具情趣。 自传式叙事方法:自传性的怀旧笔调和第一人称叙述限制,丰富了小说的情感容量,并带来突出的艺术效果。 散文化的文体结构:突破传统小说以线性时间关系和因果关系结构作品的方式,有意淡化时间和因果关系,强化空间结构,代之以富于情趣的场景和片断的细腻描写。 初读课文 快速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课文回忆了那些动植物物?有何特点? 2、课文回忆了哪些人?有何特征? 3、课文对景物的描写充满着童趣,请边读边从文章中找出来。 倭(wō)瓜 水瓢(piáo)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