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诊疗指南.pdf

  1. 1、本文档共19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神经内科诊疗指南 1、 中国卒中一级预防指南 2010 2、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 2010 3、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 2010 4 、 周围神经病疾病暨中国吉兰 - 巴雷综合征(格林 - 巴利 综合征)诊治指南 5、 癫痫诊治指南(含癫痫持续状态和抗癫痫药物的合 理应用) 6、 AHA/ASA 卒中一级预防指南( 2014 ) 7、 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指南 8、 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第三版) 9、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诊疗规范 10、 头痛诊疗规范(诊断、鉴别诊断、相关检查及治 疗) 11、 神经肌肉接头疾病(重症肌无力) 12、 运动神经元病暨中国肌萎缩侧索硬化诊断和治疗指 南 (2012) 13、 脊髓疾病诊疗规范 14、 神经康复治疗 15 、 颅高压诊疗规范 16 、 神经系统危急重症的抢救(昏迷、脑疝、呼吸 word . 机麻痹、癫痫持续状态) 中国卒中一级预防指南 2010 卒中是目前世界上导致人类死亡的第 2 位原因,我国 2004— 2005 年完成的全国第 3 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报告显示,脑血管病已 [1] 跃升为国民死因的首位 。卒中也是单病种致残率最高的疾病。本 病的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给社会、家庭和患者带来沉重 的负担和巨大的痛苦。尽管近年脑血管病的诊疗技术已有很大进 展,并较大程度地改善了患者的预后,但是由于绝大部分卒中患者 的病理生理过程无法逆转,因此,减少卒中疾病负担的最佳途径还 是预防,特别应强调一级预防,即针对卒中的危险因素积极地进行 早期干预预防,减少卒中的发生。 2007 年《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 南》 [2] 向全国推广使用,其中包括脑血管病的一级预防建议。基于 近几年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和国外指南的更新 [3-4] ,2010 年中华医学会 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对该指南进行全面修订,参考文献截至 2010 年 12 月。文中推荐级别和证据级别的标准与《中国急性缺血 性卒中诊治指南 2010》[5] 一致。 卒中的危险因素分为可干预与不可干预两种,年龄和性别是两 个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卒中的危险性持续增 加, 55 岁以后每 10 年卒中的危险性增加 1 倍。世界各国普遍存在 性别之间的明显差异,从总体看,卒中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男 女之比约为 1.1 ~ 1.5 : 1。此外,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还有种族和 家族遗传性等。可干预的一些主要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吸烟、糖 尿病、心脏病、血脂异常、大量饮酒、缺乏体力活动、颈动脉狭窄 word . 等。本指南对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不做赘述,只对可干预的主要危 险因素分述如下。 一、高血压 国内外几乎所有研究均证实,卒中发病率、死亡率的上升与血 压升高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是直接的、持续的、并且是 独立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6] 指出,在控制了其他危险因素 后,收缩压每升高 10 mm Hg(1 mm Hg=0.133 kPa) ,卒中发病的相 对危险增加 49%,舒张压每增加

文档评论(0)

188****03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