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艾滋病临床诊治与管理72页.pdf

艾滋病临床诊治与管理72页.pdf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7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艾滋病临床 诊治与管理 内容 艾滋病的临床及诊断 抗病毒治疗研究及成效 预防 一、艾滋病的临床及诊断 艾滋病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艾 滋病,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所引起的 体液传播疾病。 艾滋病的发现 • 1981年6月5日,美国(CDC)首次披露,在洛衫矶已发现5名 男性同性恋者患卡氏肺囊虫肺炎, • 7月3日又报道,纽约和旧金山在男性同性恋者或静脉吸毒者 中发现26名卡波氏肉瘤患者。同年8月底,累计发现卡氏肺 囊虫肺炎和卡波氏肉瘤病例已达70余例,且伴有免疫系统功 能缺陷的症状 • 1981年CDC将以上免疫缺陷疾病初步定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 综合征(AIDS),中文译成艾滋病。 • 1983年5月和1984年5月,法国科学家和美国科学家先后发表 文章宣布发现了引起人类艾滋病的病毒,并于1986年9月由 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中国艾滋病的出现  1985年7月,一位美籍阿根廷青年以旅游者的身份进入 中国,不久便因发烧、肺部感染,住进北京协和医院的加强 医疗病房。在救治这名外籍患者过程中,各种抗感染类药物 均没有作用。遂怀疑病人患有艾滋病,随后进行的血清检测 发现其HIV呈阳性。协和医院与这名患者远在美国的私人医 生取得联系,得知他确实是一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不久, 这名艾滋病患者在协和医院死亡。这位美籍阿根廷青年就成 为了我国发现的第一例艾滋病人。 病原学 • HIV是一双股单链RNA病毒, 属逆转录病毒科,慢病毒亚科。 • 分为两型。即HIV-1和HIV-2。 目前世界范围内流行的主要由 HIV-1所致。HIV-2仅在西非 部分地区流行。 • HIV对热敏感,56℃30分钟、 25% 以上乙醇、0.2%次氯酸钠、 1%戊二醛等处理后均可灭活。 • 但对0.1%福尔马林、电离辐射 和紫外线等的抵抗力较强。 传播方式 • 传染源:病人和无症状带毒者。 • 传播方式: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 传播 • 人群普通易感 哪些途径不传播? 疾病分期  1a.窗口期 从艾滋病病毒感染到血清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阳 性,这一段时间称为窗口期 (2周-3个月) 1.急性感染期 3.艾滋病期(1-2年) 2.无症状期(潜伏期) 4.死亡 2-10年 HIV感染以后的血清学动态 HIV RNA Anti-Ab Anti-gp41/120 Anti-Ag (anti-gp36) Anti-P24 浓 度 感染 1周 2周 3周 4周………………….1年 2年 3年…………….10年……….. 急性期 潜伏期 艾滋病期 窗口期 HIV感染的三种转归

文档评论(0)

本人长期从事SA8000社会责任管理体系;RBA责任商业联盟;IETP玩具业责任规范;BSCI商业社会责任准则;ISO9001管理体系;ISO14001管理体系;ISO45001管理体系;SEDEX、ETI、WRAP等买家社会责任审核;C-TPAT、GSV、SCS、SCAN等买家反恐审核;GMP、GMPC、BRC等良好生产规范审核;代客预审COC;帮工厂做COC预审。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