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东阳马生序》 课件 北师大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重点句子背诵 1.揭示作者小时侯学习就很勤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最能表现作者抄书之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表明作者尝趋百里外求学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其他人“烨然若神人”作者却“略无慕艳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余幼时即嗜学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 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 文意理解 (1)作者在求学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如何克服的?(可引用原文的词语或者句子回答) 困难:无书、无师、家贫(生活艰苦) (2)作者为什么能克服种种困难,而“卒获有所闻”? 依靠精神的力量——以中有足乐者。 (3) 作者写自己艰苦求学的经历的目的是什么? 勉励马生勤奋学习,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 (4)作者为什么要写同舍生的衣饰豪华的情节? 通过对比写自己生活的艰苦,突出学习勤奋。 (5)作者成年求学时对老师是什么态度? 态度:毕恭毕敬,不敢出言。 (6)本文作者勉励马生勤奋学习,并不讲大道理,却直接以自身经历相告,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以自身经历相告,现身说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态度恳切,易于接受。 对比手法的使用: 师:辞色严厉,甚至叱咄 生:色愈恭,礼愈至 师生态度 生活情况 同舍生:衣饰华美,饮食鲜肥 作者:緼袍敝衣,日仅再食 学习条件 昔日作者:借书抄书,奔走求师,生活艰辛,尊师力学 今日太学生:衣食丰足,学舍宽宏,有问必答,应有尽有 对比 对比 对比 勤 1、 作者家贫嗜学,乐以忘忧,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言,当代中学生应该如何看待这种学习态度和从师尊师方式? 开放·拓展 2、搜集刻苦求学的成语故事 囊萤映雪(晋车胤和孙康的学习故事) 悬梁刺股(战国苏秦的学习故事,也叫“头悬梁,锥刺股”) 凿壁偷光(西汉匡衡的学习故事) 韦编三绝(孔子晚年读《易》的故事) 画荻教子(欧阳修的学习故事) 对比的使用有何作用?作者通过对比,想说明什么道理?   更形象鲜明、更有说服力 通过对比,作者说明了学习条件的好坏,对学习效果没有决定性的影响。成功的重要因素是求学者的态度:要“勤且艰”,要勤奋,要舍得吃苦,要有恒心。 思考: 对比手法的使用: 师:辞色严厉,甚至叱咄 生:色愈恭,礼愈至 师生态度 生活情况 同舍生:衣饰华美,饮食鲜肥 作者:緼袍敝衣,日仅再食 学习条件 昔日作者:借书抄书,奔走求师,生活艰辛,尊师力学 今日太学生:衣食丰足,学舍宽宏,有问必答,应有尽有 对比 对比 对比 勤 4.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同舍生皆被绮绣:被子   B.右备容臭:气味,这里指香气。   C.腰白玉之环:腰佩,用作动词   D.媵人持汤沃灌:热水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久而乃和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B.今虽耄老,未有所成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   C.今诸生学于太学    受任于败军之际   D.以衾拥覆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6.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第一段将“余”与“同舍生”的求学对比,表现作者求学勤艰,乐以忘忧。   B.选文第二段用排比写“同舍生”求学之便,强调了天资和求学条件的重要性。   C.选文是作者写给同乡后学的临别赠言。   D.作者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勉励马生,感情真挚诚恳。 A C B (湖北·荆门)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 已 二年,流辈 甚称其贤。余朝(于)京师, 生以乡人 子 谒 余。撰 长书 以为 贽, 辞甚畅达。与之 论 辩, (学习) 同辈的人 很 才德 到京城朝见皇帝 用同乡晚辈 的身分 拜见我 (他)写(一封)长信 作为(表示) 敬意的礼物 通畅明白 讨论辨析 文意理解 (1)作者在求学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如何克服的?(可引用原文的词语或者句子回答) 困难:无书、无师、家贫(生活艰苦) (2)作者为什么能克服种种困难,而“卒获有所闻”? 依靠精神的力量——以中有足乐者。 (3) 作者写自己艰苦求学的经历的目的是什么? 勉励马生勤奋学习,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 对比手法的使用: 师:辞色严厉,甚至叱咄 生:色愈恭,礼愈至 师生态度 生活情况 同舍生:衣饰华美,饮食鲜肥 作者:緼袍敝衣,日仅再食 学习条

文档评论(0)

pwk115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040033240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