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学》第37章菊目-菊科.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态习性 耐寒,喜阳光充足,凉爽,高燥,耐旱,对土壤要求不严。 繁殖方法 分株繁殖为主,也可播种。春秋皆可进行。 观赏与应用 花境丛植;切花。 18.金鸡菊 学名 Coreopsis basalis ? 产地与分布原产北美。 识别要点 ⑴一、二年生草本。株高30~60cm。茎分枝伸展。 ⑵叶1~2回羽状裂,裂片圆形至长圆形,上部叶呈线性。 ⑶头状花序顶生,具长梗,总苞片外轮披针形;舌状花黄色,基部褐紫色;筒状花深紫色。 ⑷花期6~9月。 生态习性 耐寒力不强,忌暑热。 喜光。 耐干旱和瘠薄土壤。 繁殖方法 播种繁殖。多春季4月播种,秋季播种者,幼苗需在冷床保护越冬。 观赏与应用 花坛;花境;花径;花丛;岩石园;切花。 19. 黄帝菊 学名 Melampodium paludosum 别名 美兰菊、黄星花 产地与分布 原产北美。 识别要点 ⑴多年生草本。株高约30~50cm,多分枝。 ⑵叶对生,阔披针形或长卵形,先端渐尖,边缘具锯齿。 ⑶春季秋季开花,头状花顶生,直径约2cm,花色鲜黄明媚。舌状花可孕,盘心花不孕。 ⑷瘦果无冠毛。 生态习性 适应性强,能耐35℃的高温。 喜较强光照与潮湿环境。 繁殖方法 用播种法繁殖。种子不喜光。自生力强,成熟种子落地能发芽生长,可直接播种。春秋季均适合播种,发芽适温为15~20℃。播种基质以等量粗粒泥炭与沙混合为宜。 栽培管理 栽培土质以肥沃的砂质壤土为佳,排水,光照需良好,荫蔽易徒长。 栽培中要适时浇水,防止表土干燥,造成下部叶片枯萎。 常修剪,促发侧枝,使株形紧凑,枝繁叶茂花多。 追肥可用无机复合肥,增施磷钾肥能促进开花。 观赏与应用 适宜大面积种植;盆花;花坛镶边;花钵。 思考练习 1.菊科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如何区别万寿菊和孔雀草? 3.一枝黄花有较高的观赏价值,但园林上为何不推广使用? 4.例举你当地常见菊科的园林花卉,写出其主要特征和园林用途。 生态习性 喜凉爽气候,冬惧严寒,夏忌高温。通常在低温温室栽培,可耐0℃左右的低温。栽培中夜间温度不低于5℃,白天不高于20℃为宜,生长适温为10~15℃。 生长期要求光线充足、空气流通并保持适当干燥。短日照促进花芽分化,长日照促进花蕾发育。 喜含腐殖质而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pH值为6.5~7.5为宜。 繁殖方法 播种或扦插繁殖。 观赏与应用 瓜叶菊花色艳丽,花期长,可布置元旦、春节、“五一”节日的主要花卉,也可切花。 12.雪叶莲 学名 Semeio cineraria DC. 产地与分布 原产 地中海沿岸。 识别要点 ⑴多年生常绿草本,茎直立,少分枝,全体被有银白色绒毛。 ⑵基生叶莲座状排列,幼时向外卷叠;茎上叶互生,叶片阔披针形羽状深裂;无叶柄。 ⑶头状花序排列成伞房状,花序小,舌状花1轮,黄色,雌性,能结实;筒状花5裂,两性,花期5~6月。 ⑷瘦果,冠毛白色。 生态习性 性喜半阴和温暖的环境,忌夏季炎热和冬季寒冷;要求疏松和排水良好的土壤。 繁殖方法 扦插繁殖。 观赏与应用 盆栽赏叶。 也可用作布置夏、秋季的模纹花坛,或作花坛的镶边材料。 可作切叶。 13.翡翠珠 学名  Senecio rowleyanus Jacobsen. 产地与分布原产西南非洲。我国各地有栽培。 识别要点 ⑴多年生常绿草本,茎蔓性、纤细,匍匐状生长。 ⑵叶互生,叶片演化成绿色小球状宛如豌豆,径1cm;表面有1条透明状的纵纹。 ⑶头状花序单生叶腋,白色。 ⑷花期秋、冬季;瘦果,圆柱形。 生态习性 喜温和、凉爽气候,喜散射光照,耐旱、不耐寒。 要求疏松、排水良好的砂壤土。 繁殖方法 扦插繁殖。 观赏与应用 盆栽观赏,也可作吊挂栽植。 14.黑心菊 学名 Rudbeckia hirta L. 产地及分布 原产北美。 ⑴ 多年生草本,作一二年栽培,株高60~100cm,全株被粗糙刚毛。 ⑵单叶互生,下部叶匙形,3出脉;上部叶片长椭圆形或披针形;无柄,全缘。 ⑶头状花序单生枝顶,径5~10cm,舌状花1轮,黄色或具棕色环状纹;筒状花圆锥状突起,暗棕色。 ⑷花期6月。 识别要点 生态习性 喜光、耐旱、耐寒;不择土壤,适应性强。 繁殖方法 秋季播种繁殖。 观赏与应用 布置夏、秋季花坛、花境,也可作隙地、疏林下的美化材料。 15.藿香蓟 学名Ageratum conyzoides L. 别名 胜红蓟 产地与分布 原产美洲热带。 识别要点 ⑴一年生草本。株高30~60cm,全株被白色柔毛。茎披散。 ⑵叶对生,卵形至圆形。 ⑶头状花序聚伞状着生枝顶,花有蓝或粉白色,花期夏秋季节。 栽培品种 ‘蓝带’‘Blue ribbon’株丛密而圆整,花繁密近覆盖全株。 ‘粉球’‘Pink Improved

文档评论(0)

autohh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