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iper和Williamson(1977) 认为,在具有高生产力的赤道带南北毗邻地区内,铁锰结核中Mn/Fe比值高,且富含Cu、Ni,沉积速率低(1mm/103a以下)。 而在高沉积速率的赤道带内,Mn/Fe比值低,Ni和Cu含量也低。 Glasby (1973) 利用 结核中的Ce/La 比值研究了环境的氧化还原条件. 西北印度洋的深海结核有较高的 Ce/La 比 (4.4) 和ΣREE值 (490 ppm) 而浅海大陆边缘环境如苏格兰的 Loch Fyne有较低的 Ce/La 比 (1.9 ) 和ΣREE值 (29 ppm)。 2)铁锰结核的化学成分随水深而异。 特点:具有生物来源 而深水区的峰值则是由进入到生物硬组分(CaCO3骨骼) 中的元素,由于CaCO3分解而释放出来。 浅水区峰值是由浮游生物所富集的微量元素在生物软组织被 微生物分解后被释放出来造成的。 3.铁锰结核的生长速度 深海锰结核是地球上生长最慢的矿物之一。最小生长速率为0.8mm/Ma。 浅海生长速率深海生长速率 测定方法: 方法1 生物地层学 Harada and Nishida (1976, 1978) 利用钙质微型浮游生物化石地层学确定的某些深海结核的外层生长速率为 (1.0-6.7 mm/ Ma) ,但内层生长速率为 (39 mm/Ma)。 Shilov (2004) 根据结核中的放射虫定年法确定了锰结核的形成年代。证明锰结核生长年代在晚渐新世和早中新世之间,约23.7 Ma左右。并且主体形成于16.6-11.2 Ma和 11.2-1.8 Ma两个时段. 结核的最大生长速率为 (2.5-3.7 mm Ma-1) 时间为(1.8-0 Ma). 方法2 放射性同位素测年法 主要有三种同位素方法:230Th/232Th, 231Pa/230Th 和 10Be。 半衰期 230Th: 75,200 a 231Pa: 32,000 a 10Be: 1.5 Ma 230Th/232Th 和231Pa/230Th法能测定的样品年龄为300,000 和125,000 a (对应四个半衰期), 测定对象为深海结核外壳(厚度为 1-2 mm). 10Be 法, 可定年约为~10 Ma,结核样品的厚度为几厘米。 B?llhofer et al. (1996, 1999) 利用该方法调查了 秘鲁海盆锰结核的生长速率. 结果表明结核的生长速率较快,约为~110 mm/Ma,但是生长速率曲线会出现周期性的摆动现象。 这与冰期/间冰期循环的转换有关。 气候波动可以控制沉积物内缺氧/氧化边界的深度,从而使结核内部出现明显的层状结构。 10Be定年需要测定深海结核的深度剖面。 与传统的测定放射性衰变法相比,加速器质谱 (AMS) 使得测定所需要的样品数量大大减少。 实例1:Koschinsky et al. (1996) 利用10Be法确定了两个采自东北大西洋表层锰结核的生长速率分别为 3 和 4.5 mm/Ma. 实例2: Mangini et al. (1990) 和 Usui et al. (1993) 也测定了西南太平洋结核的生长速率为1.1-6.0 mm/Ma. 高分辨率的Sr同位素地层学也被用于测定水生及热液锰结核的生长速率。 原理是将锰结核的每个单独层的Sr同位素比值与海水的Sr同位素曲线进行对比(Futa et al. 1988) 。 但von der Haar et al. (1995) 证明在锰结核形成的过程中,氧化锰相中的Sr可与海水发生交换,因此这种方法的使用价值受到了质疑。 方法3 Sr 同位素地层学方法 原理:根据对来自250个地方的520个铁锰结核样品的分析结果, 发现在整个锰结核形成的过程中,进入铁锰结核的 Co通量为常数,而进入结核的Mn通量则随时间而变化。结果,结核中Co的含量与结核的生长速率成反比(Manheim and Lane-Bostwick 1988; Puteanus and Halbach 1988)。 方法4 间接测定法 可根据结核中每一层的生长速率与该层中Co的含量,拟合出一个经验公式。 通过20个铁锰结核样品,用10Be法来测定生长速率。 G为结核的生长速率 优点:对未知年龄的结核样品,非常容易测定。 G (mm/Ma) = 1.28/[Co(%) – 0.24] 4.铁锰结核的成因 目前,科学家们主要是围绕着三个问题进行:谁是锰结核构成元素供给源?锰结核的沉积地点是怎样形成的?锰结核的生长机理是什么? 1)关于铁、锰的来源问题 科学家提出四种方式:一是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1届北京市海淀高三语文一模阅读部分讲评 课件(150张PPT).pptx
- 背负式风力灭火机的操作与使用 .ppt VIP
- 苏州七年级月考试卷及答案.doc VIP
- 山东科学技术版劳动实践指导手册三年级第11课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校园公益劳动清洁美化校园我行动 教案.docx VIP
- 2025年中级审计师测试题习题.docx VIP
- 一、毕业设计(论文)的目的和意义.doc VIP
- 四川大学软件学院2008级毕业设计启动会课程设计.ppt VIP
- 2025全科医生考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大班科学标准教案小油滴不见了.pptx VIP
- 2024年隆昌市兴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人员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