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学术流派的前世今生Previous Existence and Present Life of Chinese Medicine Schools
陈可冀 广州
2010-09-12
一源多流
多元互补
出自实践
杏香一脉是岭南
人民信赖中医药,星罗棋布的凉茶馆,健康美味的老火汤
罗浮山葛洪、鲍姑:《肘后备急方》和《抱朴子》
宋元时期,陈昭遇《太平圣惠方》,刘昉《幼幼新书》,释继洪《岭南卫生方》
最早汇通中医与近代西医的陈定泰《医谈传真》,“传真”即认为解剖所见的为“真脏腑”
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成立于1924年,是我国最早兴办的中医药专门学校
陈伯坛(1863-1938年):
《读过伤寒论》(1929年)《读过金匮》
梁乃津:治脾胃病调肝理气是通法
邓铁涛:脏腑相关学说
中医学术流派Chinese Medicine Schools
医不三世,不服其药
(《礼记·曲礼》)
儒之门户分于宋,医之门户分于金元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医家类》)
中国医学,自张仲景以下,经两晋、南北朝,以迄隋唐、两宋,莫不奉《素问》、《灵枢》及张仲景、华佗为圭臬,向无派别之分也。到金元的时候,才有医学流派的兴起
(岳美中《关于中国医学的历史》)
中医学术流派Chinese Medicine Schools
中医学派是以某一种独特的医药学理论主张或独特的医疗方法或技艺为内涵而形成的学术群体
应该涵盖行之有效的“一招鲜”流派
师承性学派
地域性学派
问题性学派
中医学术流派的特质Chinese Medicine School’s Feature
中医学派是医学家临床及机理心得、感悟的心灵沉淀
其存在是自觉和主动的,也可能是被动的
与其它学派比照以显示自身的学术特色
一个具体学派的名称、外延,以至内涵,有时仅反映分类者对该学派的理解,不免时有以偏概全之嫌
中医学派是学术界的一种分类理念
临床实际常常辨证互补处方
“学无常师,择善而为,临症非难,贵在变化”(何鸿舫)
学派的现实存在条件Realistic Existing Conditions for Schools
能标举出其代表人物及代表著作
代表人物能自觉地展示其学术特色所在,并与其它学派有明显区别
有承继与传递等学术渊源联系
三教九流之论(正统):
儒、道、佛为三教;
儒、道、法、阴阳、名、墨、纵横、杂、农为九流
(《汉书·艺文志》加有(小说家 )
贬义之谓:
佛祖、神仙、朝廷、官、商家、治疗、馋、懒、赌钱
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南宋遗民谢枋得《叠山集》,重权贵戏儒学)
中医流派的一源多流,一幹多枝
就理论言,阴阳学说是“古代中国人能够构想的终极原理”
——李约瑟
Joseph Needham 1900-1995
李约瑟之谜Needham Puzzle
李约瑟之命题 Needham Thesis
李约瑟之难题 Needham Problem
李约瑟之问 Needham Question
为甚么现代实验科学产生于伽利略所在的欧洲?
医家与学派的现实:方法融古汇今﹒百家争鸣﹒活泼清新﹒和谐共进
医经学派
经方学派
伤寒学派(外感及内伤杂病辨证)
火热学派(河间学派)
寒凉学派(攻邪学派)
阴不足阳有余学派(相火论)
脏腑病机辨证(易水学派)
阴不足阳非有余学派(益气健脾学派)
温补学派(命火理论)
温病(温热)学派
汇通学派
经方派/古方派/时方派
中西医结合医学
活血化瘀学派
中医学术流派Chinese Medical Science Schools
其实所谓派者,乃个人环境之不同,南北地域之各异,因时因地制宜,治法遂殊,非强为分裂(岳美中《关于中国医学的历史》)
医学流派是医学理论产生的土壤、发展的动力、传播的重要途径,也是医学培养人才的摇篮
中医学派的被动划分Passive Classification for Chinese Medicine Schools
刘河间、李东垣、张子和、朱丹溪(《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刘河间学派、李东垣学派、张景岳学派、薛立斋学派、赵献可学派、李士材学派、伤寒学学派(谢观《中国医学源流论》)
伤寒、河间、易水、攻邪、丹溪、温补、温病(任应秋主编《中医各家学说》五版)
医经、经方、河间、易水、伤寒、温热、汇通(《中医各家学说》四版)
医经学派Chinese Medical Classic School
以《黄帝内经》为指归
校订疏证
医经学派Chinese Medical Classic School
分类研究
专题发挥
经方学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