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市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2套).pdf

辽宁省大连市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2套).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质量检测 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1-3小题。 ① “讲个故事吧! ”-一为什么情节的魅力如此强烈,古今不衰?叙事学认为,情节展 示了时间秩序之中因果关系的必然演变,洞悉真相是多数人的内心渴求。“后来呢?”与 “结果呢?”两种悬疑鞭策读者奔赴情节的终局。然而,如果没有 入文学情节的躯壳,谈 论某种社会制度的设计、某个历史时期外贸对于国计民生的意义等不可能让人如痴如醉。我 试图追问的是,文学情节多出了什么? ② “欲望”至少是一个可以视为候选的选项。一个特定的主题可以拥有无数交集的人 物、片断和细节,这些因素的收集、挑选和设定不仅涉及因果关系,同时涉及欲望的投射。 ③ 情节的发展很大程度地隐含了欲望的逻辑。人们普遍期待的情节是曲折离奇、大开大 阖,主人公历经艰险,最后功德圆满,平安着陆,“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对于大多数 社会成员来说,这种令人神往的经历即是欲望。情节内部若干常见的修辞策略往往被欲望征 用,例如“巧合”。巧合负载的欲望通常在“大团圆”的结局赢得彻底的释放。“大团圆” 是情节的另一个修辞策略:终成眷属、家道中兴或者获取功名、事业有成。这些交代与其说 展现了社会历史的必然,不如说满足了读者的内心期待。相对地说,借助巧合叠加厄运 -“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一一的状况远为稀少。考察情节的时候,因果关 系与欲望的想象性满足成为一个特殊的话题。 ④ 多数时候,情节内部的因果关系具有强大的社会历史基础。没有免费的午餐,没有人 可以不劳而获,巨额的财富不可企及,森严的现实等级无法跨越……,恰恰由于无法实现,这 些渴求可能酝酿、发酵为格外强烈的欲望,进而祈求文学虚构特殊的情节给予虚拟的满足。 很大程度上,这即是情节的语言叙述对于欲望受挫形成的空缺给予的补偿。 ⑤ 然而,作家与读者均置身于某种社会历史,他们的叙事与阅读必定与周边的文化环境 息息相关。这时,叙事与欲望始终相互调整,二者共同期待赢得社会历史的认可。著名的西 方马克思主义批评家伊格尔顿找到的一个简明例子是《简•爱》。维多利亚时代的社会历史 设置的问题是,“允许简实现自我,但必须限制在社会传统规定的安全范围内”。因此, 《简•爱》包含了自我与屈从、责任与欲望、力量与恭俭、普通人与贵族、小资产阶级与上 流社会之间的种种平衡,实现这种平衡的情节叙事 “不成比例地混合了现实主义、传记、哥 特小说、浪漫传奇、童话、道德寓言”,某些时候甚至不得不求助于寓言或者神话这些 “笨 重累赘”的叙述话语。 (摘编自南帆《讲个故事吧:情节的叙事与解读》)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为什么情节有强烈的魅力,叙事学的解释是多数人内心有洞悉真相的渴求,但这并不 能完全让人信服。 B. 情节的设置与叙写不仅展示了时间秩序之中因果关系的必然演变,同时很大程度上隐 含了欲望的逻辑。 C. “屋漏偏逢连夜雨”这种借助巧合叠加厄运的情节虽然相对较少,但也极大地满足了 读者的内心期待。 D. 不是所有的渴求在现实的逻辑中都能实现,而文学却可以通过虚构特殊情节给予人们 虚拟的满足。 2. 下列对于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文章首先介绍了叙事学对于情节魅力的解读,并对它进行假设推理,从而顺势提出了 自己的观点。 B. 文章三、四两段从 “人们的普遍期待”“社会历史基础”两个方面分析了叙事对欲望 的影响。 C. 文章以伊格尔顿谈《简•爱》为例,论证了观点:因为文化环境的影响,叙事与欲望 不得不相互调整。 D. “很大程度”“某些时候”“多数时候”“相对地说”等短语的运用使文章的论证 具有辩证的色彩。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无法满足的渴望可以在文学获得虚拟的满足,这正是文学存在的意 义。 B. 如果没有 入文学情节的躯壳,很多人大概不会津津有味地跟踪一个数学教科书提供 的因果转换。 C. 作家的叙事如果很好地满足了读者的内心期待或无法实现的渴求,就会赢得读者与社 会的认可。 D.简努力奋斗、实现自我、

文档评论(0)

chinaei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