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孟津二高2019届第五次高三语文模拟考试试题(含答案)(2套).pdf

河南省洛阳市孟津二高2019届第五次高三语文模拟考试试题(含答案)(2套).pdf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三语文模拟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字是一个民族与国家的命脉,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符号标识,是一个国家与民族文 化传承与创新的基础,使用、传承自己民族的文字,是一种文化情怀和文化责任。汉字是不 只是简单的文字,更是中国人的思维之根、文化之根、情感之根。有了汉字,才有了中国人 自己的精神,才有了中国五千年绵延不绝光辉灿烂的文化。 前,中国在政治、经济上取得 了辉煌成绩,但在汉字传承方面形势严峻。 国际文化竞争日益加剧。经济全球化必然伴随文化全球化,虽然文化全球化也有双向 交流的性质,但是文化全球化并不是平等的全球化,而是不同国家和地区文化实力竞争的全 球化。文化霸权、文化单一性与弱势文化、文化多样性的矛盾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如此激烈。 中国现在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全世界的政府交往、经济贸易、学术交流都用英语,而且 互联网上的材料90%左右也是英文。相比而言,汉语使用人口虽占世界四分之一,但其地位 和影响力却与英语无法相比。据媒体报道,近年来亚洲个别国家曾有意将汉字申报世界非物 质文化遗产。不管消息是否属实,说明汉字发明权已成为一个突出问题。作为发明汉字的中 国人,一旦汉字被其他国家作为非物质遗产申报,如何对得起自己的祖先和后人。 其次,国人对汉字的重视程度不容乐观。 前,在国人的心 中,汉语的地位没有英语 重要,汉语学得好不好无关紧要,英语学好了可以拿学位和出国留学。现在中国人从幼儿园 开始学英语,一直到硕士博士毕业,前后长达二十几年。英语学不好,上不了好大学。过不 了四六级,有的学校规定拿不到大学学位证或硕士博士学位证;参加工作后,英语不过关, 不能晋升职称。而作为母语的汉语,没有这种高规格的待遇。正是这种制度和规则的导向作 用,使得汉字和汉语的地位不断下降。 第三,媒介转型加速了人们对汉字的遗忘。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快速发展,手机使用的普 遍化,汉字书写由原来的毛笔与硬笔日益转变为键盘和拇指。一项针对书写的调查结果显示: 37%的人经常提笔忘字,甚至很多不难的字都忘了怎么写;22%的人写字时依靠的是电脑,而 不是笔;16%的人觉得除了名字写得还行,其他字基本没法看;13%的人去外面听课或者开会, 最怕的就是记笔记。键盘化、拇指化,已经让人们体验不到汉字书写带来的愉悦,千篇一律 的印刷体代替了富有个性和温情的手写体。汉字书写水平的整体下降,带来的更多是对于汉 字的隔膜与疏离。 第四,流行文化对汉字的冲击。 前网络流行语、时尚流行语、娱乐节 语言、广告语 的泛滥造成大量对于汉字的更改与颠覆,使原本规范化的汉字变得不伦不类。例如把“没有” 写成“木有”、同学写成“童鞋”,妹子写成“妹纸,悲剧写成“杯具”, “什么”写成“神马”, 还有一些生造词,如“十动然拒 “人艰不拆等,至于为了书写方便而出现的难以认出的简 化字更是比比皆是。这种对汉字的滥用与破坏使原本美丽的汉字变得丑陋。 今天汉字传承面临着内忧外患,提高对汉字传承的认识,激发国民对汉字的热爱,捍卫 国家文化安全,是迫在眉睫的大事。 (摘编自《汪振军 《汉字传承与国家文化安全》)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在国际文化竞争中没有话语权,以致汉语的影响力与 英语无法相比。 B. 英语学不好,上不了好大学,拿不了毕业证,不能晋升职称,这些是汉字和汉语地位 下降的根本原因。 C. 文化全球化是不同国家和地区文化实力竞争的全球化,而汉字发明权的争夺其实是文 化实力竞争的表征。 D. 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毛笔与硬笔书写的汉字已被键盘和拇指替代,人们对汉字越来 越疏离与隔膜。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文章在我国政治、经济等方面取得成就的背景下,从不同方面论证了汉字传承面临的 严峻形势。 B. 文章主体部分呈并列结构,从国际文化竞争、国人重视程度等方面审视汉字传承存在 的诸多问题。 C. 文章第四段用调查数据来论证媒介转型加速了人们对汉字遗忘的现象,真实可信,有 很强的说服力。 D. 围绕汉字传承这一中心,文章逐层深入地论证了传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hinaei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