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高考语文三模试卷(2).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语文三模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得分 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1.补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的部分。 《渔家傲》中既是全词的点睛之笔,又抒发了思乡和希望建立功业矛盾心情的句子是: 《赤壁赋》中阐明从变动的一面看天地万物,天地万物时刻在变动,连一眨眼的功夫都 不停止的句子 , O ” 韩愈在《师说》中写了世人在对待从师学习的问题上对其子和对自身的不同态度 对其 子 ”,对自身 ” O 二、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 2,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小题。 甲 题君山 方干 曾于方外见麻姑, 闻说君山自古无。 元是昆仑山顶石, 海风吹落洞庭湖。 乙 题君山 雍陶 烟波不动影沉沉, 碧色奎无翠色深。 疑是水仙梳洗处, 一螺青黛镜中心。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诗首句写诗人游仙境,遇仙女麻姑。“方外”,指神仙居住之处。“麻姑”,我 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女仙。 B. 甲诗以闻说”引出其答案。君山原是昆仑山顶上的灵石,被海风吹落至洞庭湖而 形成的,有神秘莫测之感。 C. 乙诗中“碧”是湖色,“翠”是山色,因为凝视君山在湖中的倒影,所以给人的感 觉是湖水的颜色比君山倒影的颜色浓重。 D. 乙诗从君山的倒影起笔,点出湖山的色彩,然后又将神话传说融于景物描写之品, 使山的秀美形神两谐地呈现在眼前。 试分析两首诗的表达技巧有何异同? 三、语言表达(本大题共3小题,共20.0分) 3,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各题。 文学翻译是否能够准确传达原著精神?事实上,不懂法语的林纾和精通法语的王寿 昌之间的合作,早在19世纪末,就已经向中国的读者挑明了文学翻译中的一个事 实 翻译就是两种或者两种以上语言的合作。意味着翻译文学,或有不同时代的 合作,或有不同文化的合作,或有不同人生经历的合作。也许正因为此,有关具体 的翻译作品的质疑之声,总是。当文学翻译从襁褓里的婴儿成长为一个巨人之后, 质疑之声也变得越来越响亮。 多年来,总是有人地强调时代的差异、文化的差异和个人生活经历的差异,如何 会在翻译的过程里伤害文学作品原作的精神。我的看法恰恰相反,我认为文学之所 以,就是得益于差异的存在。 我承认,由于语言的不同,再加上文化的差异、时代的差异和个人生活背景之间的 差异,会让一部文学作品在翻译成其他语言的过程中,丢失某些母语的特征和某些 原作的特征,这是不可避免的,( )一部文学作品的价值是通过整体的力量体 现出来的,一部成功的翻译文学作品也应该是整体的,就像有时候作家在写作的过 程中会犯上几个小错误,翻译家在翻译一部作品时也会同样犯上几个小错误,对此 不必。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拍案而 A,不绝如缕 喋喋不休 源远流长 起 大惊小 B.不绝如缕 滔滔不绝 源远流长 怪 大惊小 C.不绝于耳 喋喋不休 长盛不衰 怪 拍案而 D.不绝于耳 滔滔不绝 长盛不衰 起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意味着文学的翻译,或有不同人生经历的合作,不同文化的合作,或有不同时代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hinaei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