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专业《汉语近代语言研究》模拟试题(4).docVIP

汉语言文学专业《汉语近代语言研究》模拟试题(4).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汉语言文学专业《汉语近代语言研究》模拟试题(4)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文言著作中出现口语成分,大抵有两种原因,一是作者受口语????????????影响,有意无意地将口语搀杂进文言;二是由于?记事???????????的需要,不能不使用口语。 2、近代汉语中“连……也(都)……”句式常见于?明清???????????时代。 3、近代汉语的综合研究还可以与??文学??????????、版本、??宗教??????????、心理习惯、民俗等学科结合起来研究。 4、韵图是通过???表格?????????来反映语音结构和语音系统的。我们在图上看到任何一个字,就同时可以了解到这个字以及这个字所代表音节的声、韵、调。 5、《中原音韵》第一次把平声区别为?阴平???????????、阳平????????????两类。 6、倒序???????????词语指字序可以颠倒的词语。 7、别义一般可分为引申义???????????和影响义???????????两类。 8、“奴???????????”字是第一人称代词,唐、五代时候,男女尊卑都可使用。 9、“者”、“遮”两个字在唐宋时代也用作近指词???????????,其实就是“这”字的不同写法。 10、近代汉语里的介词????????????“从”,既可以表示处所、时间的起点,也可以表示其他起点。 11、近代汉语口语作品里,“自”多表示时间???????????起点。 ?????12、助词“着”是由动词“着”虚化而成的,这个虚化过程大约发生在唐代???????????。 ?????13、“生至蒲州,乃今之河中府是也”的句型是:主语+乃+表语+是也?????????????????。 14、疑问副词“还”来源于“?为?????????”,它们不仅读音相近,而且在语法功能上也有相同之处。 15、“可”作为疑问副词,使用在反复问句和特指问句??????????之中。 16、唐宋??????????时代,处置句用“将”较多见。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横线上。每小题?2?分,共8分) 1、下列只有C??????????组都是联绵词。 A、尴尬、呀呀????B、呢喃、伶利????C、妯娌、伶仃????D、郎当、打化 2、下列四组词,只有C??????????组都是后缀式合成词。 A、啁啾、苾刍????B、咕咚、打化????C、猛可、爪老????D、坐地、说开 3、从A???????????开始,连词“和”的用例才逐渐多起来。 A、元代??????????B、唐代??????????C、宋代??????????D、清代 4、“随处随地有吉祥,不言此界与他方。”这是B???????????关系复句。 A、因果??????????B、条件??????????C、假设??????????D、递进 三、是非题(正确的在括号里打?,错误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 ????(???)1、纯粹的复数标记“们”产生于近代汉语阶段,一直沿用到现代。 (???)2、在近代汉语文献里,对语音的表达方式虽自成系统,但与现代汉语没有明显的区别。 (???)3、15、古人把36字母按发音部位分为“唇、舌、齿、牙、喉”五音。 (???)4、殿试——由皇帝主持的考试,参加殿试的是贡士,取中后称为`进士。 (???)5、反语不能造成引申义。 (???)6、侄儿听见(惜春)要寻死觅活了好几次。句中的“觅活”无义。 (???)7、附加前缀“打”而组合成的动词多半是及物动词。 (???)8、“儿”是年轻女性的第一人称代词,唐代以后已见用例。 (???)9、“田猎恐非正道。”是强调式判断句。 (???)10、“(时迁)曾在蓟州府里吃官司,却得杨雄救了他。”这句是被动句。 四、 解释下列名词(每小题?4分,共12分) ????1、清声母:指发音时声带不颤动的声母。如:36字母中的帮、非、端、精、心等。(此题解释概念2分,举例2分。) 2、影响义:指词新生的意义不是从原有意义的基础上引申出来,而是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才产生的,这种新生义称为影响义。 3、排列归纳法:指把某词语的若干用例排列出来,从中归纳出该词语的意义的训释方法。 五、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每小题1分,共10分) ????1、莫要奉承透了,讨他做大起来,明日咱们颠到(倒)受他呕气。傲慢 2、见说上林无此树,只教桃柳占年芳。听 3、新到参,师举拂子却掷下,其僧珍重,便下去。告辞或告别 4、吴氏老大明白,晓得知观有意于他了。十分或很 5、我且问你,你们多早晚才念夜书呢?什么时候 6、有几张树根的坐具,却是七大八小的不匀。大小不匀 7、这妇人正手里拿叉竿不牢,失手滑将倒去,不端不正,却好打在那人头巾上。很端正 8、红娘,你好不分晓,甚把我拦截?为什么 9、言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