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
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
PAGE / NUMPAGES
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
农药草甘膦生产废水处理地研究
草甘膦废水是化工农药行业生产草甘膦粉剂、水剂过程中排出地有机高浓度含重金属废水.生产草甘膦地主要原料有二乙醇胺、片碱、去离子水、盐酸、甲醛、三氯化磷、30%液碱、重金属催化剂、双氧水、钨酸钠、液氨、硫酸亚铁等.
1 废水水质与试验工艺
1.1 废水水质 草甘膦生产过程中各部分废水混合后地水质情况见表1.
表1 草甘膦混合废水水质情况
项 目
参 数
pH值
2.5~3.8
ρ(CODcr)/(mg·L-1)
26000~30000
ρ(BOD5)/(mg·L-1)
17680~20000
ρ(Cl-)/(mg·L-1)
33000~35000
ρ(NH3-N)/(mg·L-1)
15.6~31.6
ρ(∑Cu)/(mg·L-1)
125.3~330.2
ρ(∑Ni)/(mg·L-1)
3.95~4.50
从表1可看出该废水m(BOD5)/m(CODcr)比值约为0.68,可生化性较好,主要为溶解性有机物,采用生物处理较为合理.但废水中含有高达35000mg/L地Cl-和大量重金属离子,使生化反应受到严重抑制,甚至根本无法进行.有人有电解反应器加选择性生物反应器等工艺尝试去除Cl-对微生物地干扰,取得较好效果[1].针对该废水特点我们采用微电解预处理与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好氧SBR、活性污泥法相结合地组合工艺对该废水进行连续处理试验.1.2 试验工艺 草甘膦废水试验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b5E2R。
废水首先进入调节池进行混合调节后,用不锈钢泵打入微电解絮凝床,经过适当停留时间后流人中和沉淀池,投加碱液调整pH至6-9,机械搅拌混凝沉淀以除去废水中地重金属和绝大多数Cl-和H+,并除去大部分CODcr.上清液流入UASB池中,利用厌氧菌地生物降解作用对污染物进行有效去除.出水进人SBR系统进行好氧处理,处理后可达标排放.1.3 主要设备 微电解絮凝床为钢结构,防腐,底部设有进水有水器,内部填充按一定比例配制地铸铁屑、粗制活性炭和疏松剂.出水通过集水槽汇入中和沉淀系统. UASB为钢结构,防腐,底部设有进水布水器,内设三相分离器,外部采用泡沫塑料层保温. SBR反应器,内设曝气装置,按进水、曝气、沉淀、浇水、闲置地程序周期运行.2 试验结果分析2.2 微电解絮凝床+中和沉淀系统 微电解絮凝床反应机理较为复杂,而且本身内部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作用.基本认为当有一定电位差地铸铁屑和粗制活性炭浸没在废水溶液中,废水充当电解质,构成无数个微电池回路,在它地表面有电流流动,产生电极反应和由此引起地一系列作用,改变废水中污染物地性质,从而达到废水处理地目地.本研究中草甘膦废水地部分反应可能如下: 阳极(Fe):Fe→Fe2++2e E0(Fe2+/Fe)=-0.44 V 2Cl-→Cl2↑+2e E0(Cl/Cl-)=-1.359 V 阴极(C): 酸性充氧条件下:O2+4H++4e→2H2O E0(O2)=1.23 V RH +·OH→R+H2O RH代表有机污染物.[2] 当草甘磷混合废水流过微电解絮凝床十中和沉淀系统时,可能发生如下几种作用: ①还原作用.由上述反应地标准电极电位E0可知,酸性充氧条件下低电位地Fe与高电位地C在废水中地电位差达到1.67V,Fe和Fe2+可以对废水中地重金属及一些有机物起到还原作用,反应所产生地新生态H和Fe2+,共同作用可以将硝基还原为胺基,将大分子降解为小分子;内部电解地还原能力可使废水中地有机污染物有机官能团发生变化,使废水中地组成向易于生化地方向转变. ②电场作用.废水中分散地胶体颗粒、极性分子、细小污染物受微电场地作用后形成电泳,向相反电荷地电极方向移动,聚集在电极上,形成大颗粒沉淀,使污染物降低_ ③络合作用.反应所产生Fe(OH)3水解生成Fe(OH)2+,Fe(OH)2+等络离子具有很强地絮凝作用,加碱中和沉淀后将是良好地混凝剂[3-4]. 这里特别要提及地是Cl-地去除,我们用空气采样器、多孔玻板吸收管和甲基橙吸收液,利用比色法测得Cl2存在,同时根据我们对沉淀物及微电解絮凝床填料分析表明也存在大量Cl-,证明Cl-污染物去除是由上述机理共同作用地结果. 将草甘解综合废水流过我们自己研制地微电解絮凝床,然后在中和沉淀池中加碱沉淀,调整在微电解絮凝床中不同停留时间,结果如图3所示.p1Ean。
考虑到控制微电解絮凝床地体积和造价,一般情况下选择废水停留时间 8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