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秋初二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0 短文二篇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教学资料.ppt

2019年秋初二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0 短文二篇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教学资料.ppt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0 短文二篇;◆走近作者 陶弘景(456—536),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南朝齐梁时思想家。梁武帝早年曾和他交游,即位以后,经常向他咨询国家大事,时人称为“山中宰相”。作品有《本草经集注》《陶隐居集》等。;◆主题解说 《答谢中书书》是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回信,信中描绘了江南山水的瑰丽景色,传达出与自然融合的生命愉悦,体现了作者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 《记承天寺夜游》通过对庭院月光的描写,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等,都包含在其中。 ;◆疑难探究 师:两篇短文描写的都是自然景观,在写法上各有什么特点? 生甲:《答谢中书书》写的是普通的山川之美,作者状写了高峰清流、石壁青林的情景,描摹了日光的色彩变化,这些都是一些常见之景,但写得清丽自然,自有一股浑然天趣。 生乙:《答谢中书书》以视觉的变化动态地展示了一幅怡神悦性的山水画轴,先仰视“高峰入云”,再俯视“清流见底”,又平看“两岸石壁”“青林翠竹”,最后又分“晓”“夕”,一句一景,次第井然。;生丙:《记承天寺夜游》中作者先写月色,突出月色之明;继写“水”中之物,表现月色之清;最后点出“竹柏影”,渲染月色之浓。不直接写月,而从竹柏影入手,表现了月夜小景的美妙绝伦。 ;颓 ;书信 ;【点拨】形容词作动词。;C ;6.选出朗读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 ) A.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B.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C.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D.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7.按要求默写句子。 (1)《答谢中书书》中总领全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2)《答谢中书书》中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净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记承天寺夜游》中,写月下承天寺庭中的景物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记承天寺夜游》中表达作者微妙复杂的感情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 阅读《答谢中书书》,完成下列问题。 8.文中是???住哪一个字写的?共描写了哪些景物? “美”字。描写了山峰、河流、石壁、青林、翠竹、猿猴、鸟儿等景物。;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夕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2)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再也没有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的人了。;10.这篇短文,通过写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11.作者为什么说“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热心仕途、心浮气躁的人是不会真正欣赏山川之美的,只有抛弃尘世喧嚣,寄情山水的人才能够欣赏山川之美。而这样的人,自谢灵运以后,就很少见了。;13.“月色入户”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得很有人情味,请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作者把无情感的月亮人格化,写得生动有趣,衬托了作者欣喜的心情。在作者的笔下,那柔美的月色是那样善解人意,当作者孤寂无聊的时候,它悄悄地溜进屋来慰藉作者。 14.请结合全文,说说“闲人”包含了作者哪些情感。 表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情:既有赏月的欣喜,自己与朋友情趣高雅的自得,又有郁郁不得志的悲凉以及自我排遣的旷达。;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寥寥数语描绘了月夜小景,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语言凝练而又意味深长。 B.文章第①②句叙事,交代了夜游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叙述自然流畅。 C.文章第②③句中的“遂”“亦”二字流露出作者与张怀民相知的喜悦。 D.作者描绘庭中景物极富特色:写月突出其明,写影突出其形,写水突出其清。;(三) 比较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乙】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①,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②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雨日夜不止,城不沉者三版。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rchcf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