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纪念馆解说.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68 PAGE 林则徐纪念馆 参观景点路线:纪念馆屏墙——门墙——仪门厅——御碑亭——树德堂——花厅——曲尺楼——生平史绩展(5个展区) 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参观林则徐纪念馆。它位于福州鼓楼区澳门路,其馆舍前身是林文忠公祠,文忠是咸丰皇帝赐给林则徐的谥号。林文忠公祠是在林则徐逝世后55年,1905年由他的门生和乡人为了祭祀他而修建的,1982年元旦经过重新修复,辟为林则徐纪念馆。这里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禁毒教育示范基地。 先和大家说说林则徐的生平。林则徐是中国近代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中华民族英雄。是福建侯官人即今天的福州人,1785年出生,1850年在带病赴任广西途中,病逝于广东潮州普宁县。他是世界禁毒先驱,威震全球的虎门销烟壮举,维护了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他竭力打破闭关自守、妄自尊大的传统观念,积极了解并介绍西方,历史学家范文澜誉其为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的一生,坎坷不平,跌宕起伏。他为官30余年,历官14省,不论顺境还是逆境,都以国家和人民利益为重。 林则徐出生于福州左营司林氏宗祠,在今天的福州中山路福建省财政厅旁。他4岁开始读书,14岁考取秀才,20岁中举人。福州民间流传着许多林则徐的故事。林则徐的父亲是私塾教师,7岁时父亲就教他写文章了,父亲授课的罗家的主人看到林则徐小小年纪就会写文章,很是惊奇,一天他提出要和林则徐对对子,罗家主人先出上句:“鸭母无鞋空洗脚”;林则徐答:“鸡公有髻不梳头”;罗家主人又出一句:“木睭鼓隆豹”,林则徐再接下句:“头发蓬弄狮”。他们用福州方言对句,一来一往,林则徐对得整齐诙谐,小小年纪就有了名气。 乘车穿过三坊七巷的吉庇巷或者是信步穿过新修的南后街步行街,很快就来到了林则徐纪念馆。纪念馆临街而建,原为枣红外墙,面积近4千平方米,2009年扩建为8500平方米,外墙重新粉刷,黑色的外墙、福州特有的马鞍墙,在整修过的澳门路上十分醒目,给人一种震撼的气势。纪念馆扩建后,随着史料和文物的征集补充,将成为全国最大的展示林则徐史料的展览馆以及全国最大的林公文物收藏中心、史料研究中心。今天福州人还非常尊重林则徐,纪念馆旁的则徐小学就是为纪念林公而得名的。 【纪念馆屏墙】 大家请看,黑色的屏墙上,左右拱门上方刻有文字,是清末建祠时留下的,南侧为“左海伟人”,左海为福州别称;北侧为“中兴宗衮”,宗衮是对同族居高位者之称;屏墙上方以青石题刻“林则徐纪念馆”6字,为林则徐外玄孙、已故书法家沈觐寿题写。屏墙两边的浮雕表现的是虎门销烟的场景。 【门墙】【仪门厅】【御碑亭】 大家一起往里走,屏墙后面就是祠堂的门墙,门墙上刻有“林文忠公祠”字样。经过门墙,正面这道门为仪门厅,仪门是明清官府的第二重正门。现在看到的是御碑亭,亭为正方形重檐九脊顶,亭内立三块青石碑,成“品字形”排列,隐寓林则徐一生品重如石。 中间为圣旨碑,是咸丰皇帝得知林则徐病逝后慰问其家属的,在碑里陈述了三件事:第一件是封林则徐为太子太保,第二件是为林则徐平反恢复其名誉;第三件是照顾其家人,安排其儿子官职(由吏部带领引见候朕施恩)。 左边是御制碑文,记载了咸丰皇帝对林则徐的评价,充分地肯定了林则徐一生为国爱民的功绩,但在碑文中也指出了林则徐有过,“虽图夷务于粤洋,机宜未协”,可见皇帝认为林则徐禁烟并不得当。右边为御赐祭文,又对林则徐的功绩给予了肯定,由内阁大学士兼礼部侍郎陈宝琛书写,陈宝琛是福州人,是末代皇帝溥仪的老师。这样三碑并立的御碑亭在全国是非常罕见的,而且能够完好无损的保留下来,更是非常珍贵。 【树德堂】 穿过御碑亭旁边的门,我们来到了“树德堂”,这是祠堂的正厅,以前是祭祀和庆典的重要活动场所,中间端坐林则徐的塑像,上面高悬的“福寿”及“功资柱石”匾是1839年道光皇帝闻广东抗英初捷时书赠给林则徐的。把林则徐比做国家的栋梁,足见他在皇帝心目中的位置。 现在我们来到花厅部分,这里分南北花厅,中间隔着一道花墙,庭院小巧玲珑有假山、鱼池和各种花草树木,是福州典型的花厅园林建筑。 【曲尺楼】 曲尺楼因其形似曲尺而得名,是当时林家后裔读书的地方。 2008年5月,纪念馆往南、往西进行了扩建,保留了原有文物建筑,同时将澳门路几座明清古建筑容纳进来,面积扩大了一倍多,以更全面地展示林则徐精神。 【生平史绩展】 走过花厅旁的门,我们将参观林则徐《生平史绩展》,这里共有5个展区,每个展区都有一个主题,详尽地展示了林则徐非凡的一生。 首先我们看到的是林则徐的画像,旁有林则徐的一副名联:“白头到此同休戚,青史凭谁定是非?”当时林则徐与至交好友邓廷桢被含冤遣派戍守伊犁,皇帝先赐邓廷桢回北京。林则徐做了一首诗赠别邓廷桢,这就是其中的一联。 现在我们来到A展区--矢志报国的闽都赤子, 这个展厅主要介绍林则徐为

文档评论(0)

184****345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