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文化先行)
——桃花坞
一座伟大的令人尊敬的城市一定是特色鲜明、风格独特的城市,而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城往往是这种城市特色和风格的集中表现。古城不仅包括城市原有的物质形态,还包括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健康的民俗风情以及独特的城市精神。这些是先民创造的宝贵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从某种意义上说,古城既标志着一座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也是赢得城市综合竞争优势的重要基础。
调研区域——桃花坞
1.地域范围
2.历史发展
3.文化传承及理念
4.有个性的地域文化(保留)
5.传统文化(更新)
6.更新案例
目录
桃花坞,即今苏州市桃花坞大街及其周边地区。桃花坞历史文化片区位于古城区西北部,北与苏州新火车站隔河相望,东临拙政园历史文化街区,与平江历史文化街区相距1公里左右,西面直接与阊门、石路和山塘历史文化街区相连,向南500米即是观前地区,这个地区也可以说是苏州古城区内最具文化底蕴的历史街区之一。
1.地域范围
最早是农桑之地。
宋熙宁年间,梅宣义在此筑台冶园,柳堤花坞,风物一新,建“五亩园”。
绍圣年间,枢密章楶(jie)在五亩园南筑“桃花坞别墅”,占地七百亩。章氏子弟在此基础上又广辟池沼,建成一座庄园式园林,人称“章园”。
宋末兵变,梅园、章园废圮不堪。
元以后,桃花坞又屡有兴建。
明弘治年间,著名画家唐寅购得章楶的桃花坞别墅,取名为“桃花庵” 。
明天启年间,杨大潆建“准提庵” 。
清嘉庆年间,吴县知县唐仲冕以在准提庵东侧建“唐解元祠”。
清顺治初年,沈明生复建“桃花庵”等建筑,时人称“唐家园”或“沈太翁园”。
乾隆年间,僧禅林、道心改建为宝华庵,光绪年间又改为文昌阁。
清末叶昌炽重筑园亭,建筑物名称多用五亩园旧有,人称“叶氏花园”。后被谢家福购得,建“望炊楼”。
2.历史发展
3.文化传承及理念
与别的城市相比,苏州古城格局被保留下来是最大的成功,苏州古城内的水系、路网虽然有一些变化,但是如果拿宋代的《平江园》来比照一下,会发现大轮廓和很多河道、街巷仍然存在,这一点在全世界都是罕见的。
在一系列的改造中,经济发展、民生诉求与文化传承和古城保护有矛盾,这几乎是多个历史文化名城都会面对的难题。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看,苏州的城市格局没有改变,并且仍然保留下来一批具有丰富地域文化色彩的街坊街区,比如平江路、山塘街,还有——桃花坞。这一点则说明苏州保护历史街区的理念和时间是走在全国前列的。
旧时桃花坞格局
现桃花坞格局
桃花坞至今仍然拥有1处省级文保单位,9处市级文保单位,1处市控保建筑。一半对于对古城保护的宗旨是能不拆就不拆,要保留的不仅仅是桃花坞432处历史文化遗存,不只是几栋建筑,而应该是历史街区整体的风貌。而要把这些宝贵的资源重新整合在一起,应事先文化先行的原则,决不能建筑先行。
桃花坞作为拥有特色地域文化的宋辉建历史街区,拥有个性十足的文化魅力。相较于上海具浓重商业文化的新天地和文化积淀不那么深厚的香港,小作坊形式的街巷更受外来游客的喜爱,甚至会通过网络、地图慕名而来。
4.有个性的地域文化(保留)
存在于历史街区内的古街古巷古建筑中,凝聚了一代苏州百姓的生活习惯、风俗、价值观、审美观甚至哲学思考,要在了解之后才能进行适当的创新,所谓良禽择木而栖,世界都在关注中国,而中国在新的时代里,具有中国传统思想的街区则占了重要的一角。
而部分传统建筑已不符合现代居民生活的需求,适当的整治亟不可待。
5.传统文化(创新)
由于历史原因,苏州市在城市基础设施、住宅建设、环境质量等方面一直未能很好解决。道路交通拥挤,基础设施薄弱,供水需求失衡,管网老化。
如何保护、更新、发展······
问题的提出
规划以“整治环境、改善民生、传承文化、发展旅游”为指导思想,以“整体性、原真性、多样性、可持续性”为保护利用原则,将桃花坞历史文化片区打造成为以泰伯文化、唐寅文化和其他众多非遗文化为核心,以生活居住、文化展示和休闲服务为主要功能的吴文化的重要窗口、非物质文化遗存的集中展示区和古城旅游的新亮点。
6.EX:桃花坞改造规划(1)规划策略
本着保护桃花坞片区建筑风貌和空间格局的原则,根据对建筑的年代、质量、风貌、层数等的评定分析,充分考虑现状和可操作性,对本区域内的建筑提出修缮、维修、改善、整修、拆除和保留6种保护更新模式。
物质文化遗产遵循合理利用、永续利用、保护性展示的原则。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必要的修缮,进行合理的利用。利用文保单位、控保建筑改建成各类名人民俗博物馆、家居式旅馆等,以展示名人旧时的生活场景及传统工艺制作流程等工作场景。
非 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坚持“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继承发扬优秀的地方文化艺术和传统工艺,如雕刻、玉雕、碑刻、篆刻、制扇、制砚、苏裱、苏式 灯彩、民族乐器、仿古铜器等传统工艺;继承发扬独特的民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