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课后精练含答案.docxVIP

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课后精练含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五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课后精练含答案 【单项选择】 1.“朕今老矣,朝事付之宰相,边事付之诸将,夫复何忧!”唐玄宗统治后期,重用奸臣导致朝政腐败,这是安史之乱发生的重要原因。下列不是当时的奸臣的是?( ) A. 李林甫 B. 杨国忠 C.李延年 D. 安禄山 2.《新唐书》记载:“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形容的是唐朝的( ) A.宰相 B.节度使 C.诸侯王 D.门阀世家 3. “禄山之祸,两京所藏,一为炎埃,官啇私楮,丧脱几尽,章甫之徒,劫为缦胡。”描写了一场内乱造成的空前浩劫。引起这场祸事的将领是( ) A.李林甫 B.杨国忠 C.安禄山 D.安禄山和史思明 4. 2017年央视《中国诗词大会》节目走红荧幕,反响巨大。杜甫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反映的是( ) A.七国之乱 B.八王之乱 C.安史之乱 D.靖康之变 5.毛泽东曾说他“不会做皇帝,前半辈会做,后半辈不会做。”这位皇帝前半辈使大唐进入鼎盛,后半辈却使大唐由盛转衰。这位皇帝是( ) A. 唐高祖 B. 唐太宗 C. 武则天 D. 唐玄宗 6.2017年陈凯歌执导的《妖猫传》描绘了绚烂奇幻的大唐盛世景象与时代的隐痛。导致唐朝由盛转衰的事件是( ) A.藩镇割据 B. 马嵬驿事变 C. 安史之乱 D. 黄巢起义 7. 司马光《 资治通鉴》:“(安史之乱爆发之后)由是祸乱继起,兵革不息,民坠涂炭,无所控诉,凡二百余年。”下列有关安史之乱的影响错误的是( ) A.社会经济遭到巨大的破坏。 B.人民家破人亡、流离失所。 C.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 D.给了唐朝统治以致命打击。 8.《旧唐书》中记载,为了早日结束战事,唐肃宗不惜招抚安史降将,大肆分封节度使,于是藩镇数量激增,导致“郡将自擅,常赋殆绝,藩镇废置,不自朝廷”。此时出现了什么局面?( ) A.安史之乱 B.藩镇割据 C.更迭分立 D.黄巢起义 9.“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这首诗将菊花比做带甲的士兵,暗示哪一历史事件即将发生?( ) A.安史之乱 B.藩镇割据 C.马嵬驿事变 D.黄巢起义 10.王夫之感慨道:“亡汉者黄巾,而黄巾不能有汉;亡隋者群盗,而群盗不能有隋;亡唐者黄巢,而黄巢不能有唐。”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唐朝后期,统治腐朽,藩镇割据态势严重是起义的重要原因。 B.起义军在黄巢的率领下,转战南北,并攻入长安,建立政权。 C.黄巢率领的起义军受到拥护,推翻了唐朝,建立了后梁政权。 D. 黄巾起义和黄巢起义都削弱了旧的统治但都没建立起新的政权。 【材料解析】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久之,大盗既灭,而武夫战卒以功起行阵,列为侯王者,皆除节度使。由是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故兵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或父死子握其兵而不肯代;或取舍由于士卒,往往自择将吏,号为“留后”,以邀命于朝。天子顾力不能制,则忍耻含垢,因而抚之,谓之姑息之政。 ——欧阳修《新唐书》 材料二:夫以东周之地,久陷贼中,宫室焚烧,十不存一。百曹荒废,曾无尺椽,中间畿内,不满千户。井邑榛棘,豺狼所嗥,既乏军储,又鲜人力。东至郑、汴,达于徐方,北自覃怀,经于相土,人烟断绝,千里萧条。 ——刘昫等《旧唐书》 材料三:黄王起兵,本为百姓,非如李氏不爱汝曹,汝曹但安居无恐。 ——司马光《资治通鉴》 材料四:五代之乱,朝廷威令不行,藩帅劫财之风,甚于盗贼,强夺枉杀,无复人理。 ——赵翼《廿二史札记校证》 (1)材料一中的“大盗”指的是谁?形成了怎样的局面?(2分) (2)材料二描述了安史之乱后的情境。安史之乱带来了怎样的影响?(3分) (3)材料三是唐朝末年某农民起义的宣言。其中的“黄王”指的是谁?这次起义有怎样的影响?(2分) (4)从材料四中可以看出,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的实质是什么?(1

文档评论(0)

lc18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