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四库全书基本概念系列文库——
乡乡宁宁县县志志
华夏文明是人类最伟大的文明,没有之一!
四库全书,在中华文化中占有 要地位。
本文提供对四库全书基本概念
“乡宁县志”
的解读,以供大家了解。
乡乡宁宁县县志志
①六卷,首一卷。
明焦守己纂修,清侯世爵续修。
侯世爵,辽东锦州人。
顺治七年(1650)任乡宁知县。
其任职八月,此志增修告成。
《乡宁县志》明万历二十年(1592)刻,清顺治七年
(1650)增刻本。
此志以旧志板为底,分门别类全部承袭旧志,仅于人
文志科贡类中增补数页。
故旧志简陋错误之处,此志均未能订正,又旧志科贡
类之原来次第,也由于因袭而造成了紊乱。
②六卷。
清张联箕纂修。
张联箕字松涛,益都人。
进士,康熙年间任乡宁县知县。
在官时,招抚流亡,修废举坠,建城堤以防水患,开
煤路以裕民财。
乡宁在春秋时,为晋鄂侯所都故地,又名“鄂” 。
论其沿革甚古,但疆域狭小,且僻处万山。
故人物文献,殊少可记载。
《乡宁县志》康熙十一年(1672)刻本。
全书六卷,分为:卷一舆地建置,卷二山川形势,卷
三田赋户口,卷四职员人物,卷五风俗土尘,卷六杂
记遗文。
此志眉目清晰。
于山川、形势、地方生计载述较详尽,可赞之处有
二:一是舆地建置类中,旧志晋鄂侯世次列于五代唐
之后,读者难辨。
此编则依朝代顺序排述,读者一目了然;二是旧志先
分野,后建置,殊为不妥。
此编则反之,甚符志书体例,然此志缺点:一是旧志
田赋志中,各朝年岁,无不详细载明,此编则仅列朝
代,而不载年岁,使后人不知此为何年蠲除,何年垦
殖,殊失疏漏;二是人文志中,旧志人物 复见各目
中,如王炳为万历戊寅贡士,乙酉举人,同一人在举
人、贡士两类中,均行列入,此编则仅见于举人,忽
略于贡士,甚为不妥;三是删削不当,如田畴所撰乡
宁知县李枝去思碑记一文,亦与县治有关,旧志载
入,此编则删削,颇为不该。
③十五卷。
清葛清等纂修。
葛清字慎先,渚阳人。
乾隆九年(1744)举人。
乾隆四十四年(1779),葛清宰斯邑时,始悉心修订,越
六载而成。
《乡宁县志》乾隆四十九年(1784)刻本。
全书十五卷,分为:卷一疆域,卷二山川,卷三城
镇,卷四田赋,卷五户口,卷六官师,卷七人物,卷
八仕进,卷九旌封,卷十积贮,卷十一学校,卷十二
礼俗,卷十三物产,卷十四祥异,卷十五艺文。
此志分类之法,有纲无目,较之旧志,出入甚大。
该书优点有三:一是补旧志之简略。
乡宁境小多山,其地有为古来用兵者,如县东北境之
秦王山及金刚岭,东西相距六十里,即唐太宗宋金刚
屯兵之处,故山名为秦王、金刚,秦王即唐太宗,二
山旧志从未记载,通鉴纲目,仅述太宗战败金刚事,
而未及二山。
此编独能详查地形、稽考时势,与纲目互相发明,补
其简略,功殊不浅;二是旧志人物志中,记载了王兴
龄、郑崇俭,一因抗拒严嵩,被罢免官职,一因击败
张献忠,不仅未受朝廷赏赐,反受人巧卸,以服上
刑,二人明史均有传。
旧志仅于进士类中,略载某朝某科数字,而于其生平
事迹丝毫不提。
俾二人显于正史,而反晦于乡乘。
此编能参考明史,斟酌补述;三是按通鉴纲目正编,
在唐武德二年,秦王败金刚,屯柏壁条下,引宋王幼
学,纲目集览曰:“柏壁城名也,在汾州介休县” 。
又引明冯智舒质实曰:“一统志云,柏壁城名,在平阳
府绛州西南二十里,后魏东雍州正平郡治,此后周改
绛州,移于稷山县之玉壁城” 。
二说各异,使读者莫衷一是。
此志山川志中,记载了柏壁及秦王山金刚岭考一文,
详考当时之大势,述明唐太宗、金刚之如何不能屯兵
介休,又根据今绛州柏壁,有秦王屯兵遗迹,及稷山
有柏壁村,证明柏壁应在绛稷,甚为可佳。
该志尚有光绪七年(188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