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厚变薄CPA考试教材系列》2004纪念版
会 计
为了能更快地通过考试,建议大家首选要树立一种主观意识,一种我今年一定要通过考试的意识,有那么多人都能通过,为什么我不能?什么时间短啊,参考书没水平啊,统统胡扯,根本就是因为我的主观努力不够,引用金庸常说的一个词儿:只有战胜自已的心魔,树立自信,才会达到成功。这个信念要时刻存在心中。没有目标,就没有方向,只是想:能通过最好了,通不过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这样想就坏了,不是我泼冷水,干脆,不要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生命了,找点对自己有意义的事情去做吧。
顺便提醒一点:不要对某些资料和某些人过分偏执(包括我的从厚变薄系列),学习要以教材为主,在理解的基础上适当的做做总结,然后再找一些题,特别要找一些与考试难度相当的题来检测学习的效果,切记不要以会做题为目的,而要以掌握教材内容为根本,不可本末倒置。正确处理好教材与辅导书、习题的关系非常重要。
有了大目标,更要做细计划,按计划进度学习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这是我的学习计划,供参考:
第1-11周(04.14-06.29):研读教材,参加视野远程教育,做做章节性的习题.总结学习笔记-《从厚变薄CPA考试教材2004纪念版-会计》。
第12-18周(06.30-08.17): 多做有相当于考试难度的习题(历年考题、北注轻松过关1、上国会远程教育题)。 重点问题,重点攻关,总结典型题目。
第19-22周(08.18-09.15):做模拟题,查漏补缺,细读笔记。
还有一条,不要依赖电脑,它的学习效果远不及纸介质效率高。因为我的注意力常常会被电脑大大分散掉,比如看看新闻、整理磁盘、优化系统什么的。而传统纸介质学习则能做到专心至致、心无旁鹜。
近年及以后考试难度将逐年加大,主观题比重达到50%-80%的目标,这是一种出题趋势,还体现在题目的综合性上,一是跨章章节,二是跨学科,目的是要考综合考核考生的执业水平和执业能力,避免高分低能现象。
CPA考试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教材本年新增的内容,99%必考
第一章 总论
一、会计的三个作用(了解一下就行)
1、向企业外部提供会计信息:有助于有关各方(投资者、债权人、政府部门)了解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并据以作出决策
2、向经济责任考核工作提供会计信息
3、向企业内部提供会计信息:有助于企业内部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e.g.上市公司会计报表要提供给银行(企业外部的债权人)、董事会(经济责任考核部门)和总经理(企业内部经营管理者)。
二、四个会计前提(也是了解内容,可能性几乎没有)
1、会计主体:
明确会计主体的目的:A、划定经济业务空间范围。B、选择会计处理立场。C、区分会计主体和所有者的经济活动
会计主体和法律主体的关系:
①、法律主体往往是会计主体,任何一个法人都要按规定开展会计核算;
②、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例如,企业集团、内部销售部门和车间,均可以作为一个会计主体核算,但它们不是法人。
2、持续经营:历史成本、折旧都是建立在持续经营基础上的。
持续经营基本前提,不适用于破产清算会计。如果判断企业不会持续经营,就应当改变会计核算的原则和方法,并在财务会计报告中披露。
3、会计分期:由于有了会计期间,才产生了本期与非本期的区别;由于有了本期与非本期的区别,才产生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才使不同类型的会计主体有了记账的基准。
4、货币计量
我国一般企业均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外商投资企业也可以采用某一外国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报表应折算为人民币。
三、十三条会计原则:(一定会有客观题出现,要非常熟练掌握)
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是进行会计核算的指导思想和衡量会计工作成败的标准
1、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一般原则
①、客观性原则:会计核算要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没有强调合法性)。客观性是会计核算原则的基本原则。其余12项原则的运用,不能违背客观性原则
②、可比性原则:(掌握)
要求会计核算按国家统一会计制度,企业间指标口径一致,横向相互可比。
******可比性原则以客观性原则为基础,不能过分强调可比性而忽略客观性。
******可比性原则和一贯性原则的区别在于:可比性原则强调横向可比,一贯性原则强调纵向可比。
③、一贯性原则:(掌握)
要求会计核算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公司招聘简章.docx VIP
- 谕兴中学教科研工作总结PPT.pptx VIP
- 数字艺术创作职业技能等级标准(2021年版).pdf VIP
- 2025年《生活饮用水水质处理器卫生安全与功能评价规范——反渗透处理装置.pdf VIP
- 热等静压市场分析报告.pdf VIP
- 中学教科研工作总结PPT.pptx VIP
- 《研学旅行指导师实务》课件——第7章 研学旅行安全管理.pptx VIP
- 健康饮食益处多(教案)-2021-2022学年体育二年级下册 (1).docx VIP
- 压缩空气储能电站接入电网技术规定.pdf VIP
- GA_T 1147-2014 车辆驾驶人员血液酒精含量检验实验室规范.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