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论语)之(为政以德)资料之二.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语文:(论语)之(为政以德)资料之二 于丹《论语》心得 实际上,孔子也罢,庄子也罢,陶渊明、苏东坡,直至泰戈尔,古今中外圣贤的意义是什么呢,就是用他们生活的历练总结出来一些对我们每个人都有用的道理。圣贤永远都不是那个砖头一样的典籍,让你要拿着放大镜,翻着辞海非常费劲佶屈聱牙说他到底说什么呢。如果端着架子,那不是真正的圣贤,其实圣贤的价值就在于千古之前,他们那些有价值的生活经验可以穿越沧桑,走到今天,让我们仍然觉得温暖;而他在千古之前缄默地微笑着,注视着我们仍然在他的言论中受益而已。 朗读把握 朗读课文,一定要注意人物的身份和语气。 叙述人 孔子 冉有 季氏,本文当指季康子,姓季孙,名肥。“康”是谥号,“子”是尊称,前492年继其父季桓子之后,任鲁国正卿(宰相),政治上最有势力。 冉有,姓冉,名求,字子有,也称冉有,鲁国人。孔子弟子,比孔子小29岁,前552年生,卒年不祥。季康子任正卿时,孔子师徒正在外周游,冉有中途被季氏招为家臣,后成为季康子主要谋臣,参与季氏的事。 季路(前542——前480)姓仲,名由,字子路,孔子早年弟子,比孔子小9岁。长期跟随孔子,是忠实的警卫。曾做季康子的家臣,后死于卫国内乱。因任于季氏,又称季路。 文中人物 ①论语( ) ②颛臾( ) ③社稷( ) ④虎兕( ) ⑤ 出于柙( ) ⑥焉用彼相矣( ) 请你读一读 lún zhuānyú jì sì xiá xiàng 请同学集体朗读参考译文,关注人物,分析课文。 请你想一想 一问: 课文的背景事件是什么? 季氏将伐颛臾。 背景简介 孔子时代的鲁国,政治上处于动荡变革之中。当时,鲁桓公的后代季孙、孟孙、叔孙三大家族逐渐强大,鲁国王室日趋衰败。三大家族把持鲁国朝政,其中,季孙氏势力最大。他要讨伐颛臾的原因有二:其一贪其土地,其二是担心颛臾对自己不利。当时冉有、季路都在季氏门下,且都参与了出征前的筹划。也就是在这时候,二人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孔子,由此引出了孔子和两位弟子的对话。 二问: “季氏将有事于颛臾”这话是谁说的?是冉有?是季路?还是两人一起说的?课文中有证据吗? 是冉有说的。 孔子的责备针对冉有,这就是明证。 三问: 对于攻伐颛臾,孔子列举了哪几条反对的理由? 颛臾受先王之封,不可伐; 颛臾在邦域之中,不必伐; 颛臾是社稷之臣,不当伐。 孔子反对攻伐颛臾,证明了他什么思想?以德为政 四问: “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冉有说这话想干什么? 推卸责任(开脱自己)。 五问: 对于冉有推卸责任的态度,孔子用什么方法驳斥? 引用名言——既在其位,须谋其政。 巧设比喻——既为辅助,难辞其咎。 六问: 对于攻伐颛臾,冉有真的“不欲”吗?如果不是真的,课文中能找到确凿的证据吗?这说明冉有是个什么样的人? 并非真的“不欲”。 证据是冉有的第三句话:“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说明冉有口是心非。 七问: 孔子在批判了冉有的狡辩之后,正面提出了自己的治国思想,在孔子看来一个君主要治理好国家,对内对外各应当怎样做? 对内要:均和安。对外要:修文德以来之。 八问: 孔子在正面提出了自己的治国主张后,对照这一主张又斥责自己的学生犯下了哪三个错误? 一错——远人不服不能来 二错——分崩离析不能守 三错——谋动干戈于邦内 九问: 文中哪一句表现了孔子的远见卓识和敏锐的政治洞察力? 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后代形成成语“祸起萧墙”。 古代宫室建筑结构 季 氏 将 伐 颛 臾  将有事于颛臾 无乃尔是过与 批评冉有 先王封国 邦域之中 社稷之臣 抨击季氏 夫子欲之 引名言     焉用彼相矣     用比喻     谁之过与  阐明为人立世的准则 追究二人过错 必为子孙忧 君子品质 政治主张 揭穿阴谋 批评冉有 提出主张 师德 人德 政德 冉有 孔子 (不可伐) (不必伐) (不当伐)       政治主张:修文德,以德服人;反对法制,   (正己) 主张礼治;反对武力征伐。 1.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2.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 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为政以德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低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文档评论(0)

fangqing1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