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三首练习题.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杜甫诗三首》练习题 一、给下列词语注音 岱( ) 眦( ) 簪( ) 逾( )老妪( )咽( ) 二、文学常识填空 1.杜甫是_________朝伟大的_________主义诗人,字________,别号________,后人称他为_________,称他的诗为_________。另外,由于他做过工部员外郎,所以人们又称他为_________。 2.《石壕吏》一词以“安史之乱”为背景,以此为背景,杜甫还创作了著名现实主义诗篇“三别”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包含《石壕吏》在内的“三吏”。 三、?按原文填空:?? 1、?透过《望岳》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我们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反衬出泰山的雄伟壮丽及其感人力量。? 2.?《望岳》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虚笔写出了泰山的秀美,用实笔写出了泰山的高大。? 3.?《春望》中写出战火连续不断,消息隔绝,音讯不至时迫切心情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运用拟人手法,承上启下,表现诗人对国事的忧伤,对家人思念感情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石壕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渲染出了县吏的如狼似虎的蛮横气势,也表现了老妇人的凄苦、可怜,形成鲜明对比。? 6.?《石壕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收尽全篇,于叙事中含无限深情,也暗示老妇人已被抓走。? 四、阅读 (一)①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②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③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⑤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⑥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1.解释下列词语。 附书至( ) 新战死( ) 未去( ) 犹得( ) (二)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结合全诗,说说《春望》中的“望”字包含哪些含义。 2.“烽火连三月”中的“烽火”原指古代边境地区设置烽火台,发现敌情,常烧柴禾升起烟火作为警报,这里借指____________________。 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渲染了一种怎样的景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解释“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说说你的理解。 _ 。 5、尾联刻画了诗人怎样的形象? (三)阅读杜甫的《望岳》,按要求答题。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____ 而_____,时间是从_____至______,并由望岳联想到将来登岳。 2、齐鲁青未了一句表现了泰山的 造化钟神秀一句描写了泰山的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写的是_____景,用_____描写,表达了__ _。 3、造化句写泰山的____,是___ 写;阴阳句写泰山的_____,是____写。 4、《望岳》中每一联都有望的意思,但望的角度不同,试对此作具体解释。  首联是_____,颔联是_______ ,颈联是______,尾联是________ 。 5、诗的前两联着力写泰山的_____,后两联着力表现的是__ 。 6、对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句作赏析。

文档评论(0)

qiuzhimin201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